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盟市新闻 > 锡林郭勒

锡林郭勒盟整合多方资源织密社会救助网

  近年来,锡林郭勒盟民政局加大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的力度,统筹各方资源、发挥各自优势,提供照料护理、康复训练、心理疏导、社会融入、家政保洁等多元化服务,努力提升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加强协作,凝聚救助合力。为打破传统救助模式的局限,盟民政局加强与社会力量的协作,通过政策引导、资源对接,吸引社会组织、企业、志愿者等多方主体加入救助体系。针对不同困难群体的需求,建立需求与资源的对接机制,让社会力量的专业优势与困难群众的实际需求精准匹配,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多元参与”的救助新格局,让救助资源从“单一输送”转向“多元汇聚”。年初以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提供照料护理服务6494人次、代购服务339次、精神慰藉服务215次、康复训练服务15次、陪护送医服务10次、协助办理丧葬事宜1次。

  拓展服务维度,提供精准帮扶。在社会力量的参与下,救助服务不再局限于物质帮扶,而是向照料护理、康复训练、心理疏导、社会融入、家政保洁等多元化领域延伸,实现“物质+服务”的双重保障。针对失能半失能困难群众,联合专业服务企业提供上门助浴、日常清洁等服务;为困境儿童引入专业心理咨询机构,开展心理疏导与情感陪伴;组织社会组织为困难残障人士开展技能培训、社交活动,助力其融入社会。这些服务从细节入手,直击困难群众在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社会参与等方面的痛点,让救助更具温度与精度。

  提升保障效能,增进民生福祉。社会力量的深度参与,不仅丰富了救助服务的内容,更提升了社会救助的整体效能,让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通过引入市场机制与专业力量,救助服务的专业化水平显著提升,服务质量与效率得到优化。同时,多元化服务的开展,有效弥补政府服务在细分领域的不足,形成“政府保基本、社会补短板”的良性互动。从后期的电话反馈来看,困难群众的满意率达95%以上。从解决急难愁盼到关注长远发展,社会力量的加入让社会救助从保生存向促发展转变,为困难群众编织起一张更严密、更温暖的民生保障网。

  如今,社会力量正成为社会救助的重要生力军,以多元化服务为困难群众点亮生活希望,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理念,让每一份关爱都精准送达,每一个困难家庭都得到温暖守护。 

编辑:韩玉峰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