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盟市新闻 > 呼伦贝尔

呼伦贝尔黑土大豆香飘全国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现代农业(大豆)示范园。(资料图)

  在祖国北疆的呼伦贝尔,广袤如墨玉的黑土地铺展延伸。这里是我国东北黑土区的重要组成,承载着珍贵的土壤资源。第三次国土调查数据显示,呼伦贝尔市黑土耕地面积高达2708.74万亩,占据内蒙古自治区黑土耕地的60.8%,占全国黑土耕地面积的9.74%。这片有机质丰厚的沃土,以其无可比拟的肥力,孕育出农业宝藏中的璀璨明珠——呼伦贝尔大豆。

  得益于年均近3000小时的充沛日照、显著的昼夜温差以及纯净水源滋养,呼伦贝尔大豆颗粒饱满,蛋白质含量常年稳定在40%左右,远超全国平均水平。截至8月10日,全市大豆种植面积稳固在1300万亩以上,年产量突破180万吨,成为全国举足轻重的优质大豆生产基地。其产品不仅满足国内需求,更远销海外,成为呼伦贝尔一张闪亮的农业名片。

  智慧种豆,科技驱动农业新飞跃。呼伦贝尔农垦格尼河农牧场有限公司的豆田里,科技力量正深刻改变传统耕作模式。土壤墒情、温度及大豆长势通过“千里眼”和“顺风耳”被实时监测,农艺师据此精准制定水肥方案。公司投入1014.7万元升级农机装备,豪狮播种机、北斗导航系统等智能设备为精准农业提供坚实支撑。640亩智慧滴灌试验示范显著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3万余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筑牢大豆稳产高产的根基。

  在扎兰屯市金沐农牧业联合社,理事长李桂玲对安装了北斗导航自动驾驶设备的马斯奇奥进口播种机赞不绝口:“播种误差极小,出苗更整齐。”该合作社选用“蒙豆375”、“东生22”等优质本地品种,创新采用1.1米垄上3行、1.3米垄上4行的大垄宽窄行种植模式,有效增加密度并改善通风。

  科技创新的核心是良种。呼伦贝尔市农牧科学研究院选育的“蒙豆1137”连续四年入选国家农业主导品种,成为内蒙古唯一入选的大豆品种。其累计推广面积已突破1000万亩,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大豆产业升级提供了持续引领。

  品牌崛起,“好豆”赢得市场青睐。如何让优质大豆实现优价?呼伦贝尔市深挖“蒙”字标大草原优品价值,全力打造“呼伦贝尔大豆”区域公用品牌。该品牌已荣膺“2023中国农产品百强标志性品牌”“内蒙古知名区域公用品牌”称号,品牌价值近8亿元,成功入选内蒙古农牧业品牌目录及精品培育目录。

  “以前大豆丰收了,愁销路,现在有了地理标志,订单主动找上门。”扎兰屯市亿嘉合大豆合作社理事长王志勇感慨道。2023年,“呼伦贝尔大豆”成功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当地政府乘势而上,组织企业亮相上海农交会、广州绿博会等平台,现场签约金额达428万元。 

  搭乘电商快车,呼伦贝尔大豆插上“云”翅膀飞向全国。主播们在直播间妙语连珠,火爆出圈,“呼伦贝尔非转基因大豆”成为线上热销品。同时,通过连锁超市专柜和“从田间到餐桌”的溯源体系,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心,大豆产品溢价能力持续提升。

  守护黑土,筑牢绿色发展的根基。“种大豆不能只顾眼前产量,得给黑土地‘喘口气’。”呼伦贝尔农垦那吉屯农牧场公司推广的轮作模式,正是黑土休养生息的关键实践。公司在大豆生产中全面推进“增产肥”与精准中耕,今年统一规划种植面积10.5万亩,其中大豆4.98万亩。采用大垄双行技术、水肥一体化及北斗单系统精细化作业,在提升大豆品质与产量的同时,科学系统地保护着这片珍贵的黑土地。

  在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秸秆还田技术广泛应用。2024年全旗秸秆还田面积达287.21万亩,还田量67.12万吨,既杜绝了焚烧污染,又为土壤注入了宝贵的有机质。此外,免耕播种技术每年新增保护性耕作面积35万亩,最大程度减少土壤扰动。黑土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良性循环已然形成。

  从科技赋能的智慧田畴,到品牌价值的市场突围,再到生态优先的坚定守护,呼伦贝尔大豆的崛起之路,印证了科技创新、品牌塑造与生态保护深度融合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未来,呼伦贝尔将继续秉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在守护好‘耕地中的大熊猫’的同时,不断提升大豆产业竞争力,让这片黑土地孕育的豆香飘向更远方,为国家粮食安全与农业现代化贡献坚实的北疆力量。”呼伦贝尔农垦负责人表示。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李新军

  呼伦贝尔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张梁诚

编辑:张圆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