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盟市新闻 > 鄂尔多斯

鄂尔多斯市糜子杂交育种取得新突破

  近日,鄂尔多斯市农牧业科学研究院综合试验站科研人员通过人工授粉、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现代生物技术手段,成功培育出多个糜子杂交新组合,为糜子品种改良和产量提升提供了新的科技支撑。这一突破不仅有望解决传统糜子种植中抗逆性差、产量偏低等问题,还将为我国旱作农业和粮食安全注入新的活力。

  长期以来,糜子种植一直面临品种单一、抗病性弱、产量不稳定等瓶颈,杂交育种成为破解难题的关键。近年来,随着基因测序和分子育种技术的发展,科研人员逐步掌握了糜子杂交的关键技术,通过远缘杂交、群体改良等手段,成功构建了高产、抗逆的新种质资源库。

  此次试验,重点针对糜子的抗旱性和穗粒数进行改良。传统糜子育种多依赖田间表现选择,周期长、效率低,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可以提前预测杂交后代的抗病性和产量性状,效率较传统方法提高50%。在科技与农业的深度融合下,糜子不仅将成为保障粮食安全的又一道防线,也为全球旱作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智慧”。

编辑:韩玉峰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