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暑期,炎夏未退。走进扎兰屯市卧牛河镇“三位一体”综合合作组织经营的“共享菜园”,市民带着孩子采摘果蔬的欢声笑语洒满田垄。这片曾被撂荒的土地,如今已是城乡融合的“新地标”。自卧牛河镇扶农为农服务有限公司挂牌运营以来,不到半年的时间,整合了土地和劳动力等要素,举办农资大集,让钾肥每吨降价超500元,累计为农户节支12万元。在红旗村试点“共享菜园”项目中,将闲置土地划分为200块“微田园”,推出“自管、协管、托管”服务,让城里人体验农耕乐趣,村民增收致富,成为“三位一体”改革惠民的生动注脚。

2024年以来,呼伦贝尔市委、市政府紧扣“三位一体”改革核心要义,将其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和供销合作社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实践载体,通过发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合作经济,架起小农户与大市场的对接桥梁,着力解决农村牧区生产资料“碎片化”、服务质效不高等问题,让农牧民共享改革红利。

在生产服务领域,全市各“三位一体”组织聚焦农牧民急难愁盼,精准发力筑牢产业根基。今春备耕关键期,阿荣旗“三位一体”综合服务中心针对辖区内优质豆种供应紧张问题,第一时间与域外生产企业洽谈,最终成功采购3.07万斤优质豆种,并建立了长期稳定供货渠道,组建配送小组按订单送种上门,同步宣讲政策、传授技术,用贴心服务赢得农户赞赏。

放眼全市,各“三位一体”组织围绕当地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找准工作切入点,构建覆盖农牧业生产全产业链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农区通过土地托管、农资供应、技术指导和机械化服务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牧区紧紧围绕牧民生产生活需要,开展畜牧防疫、饲草料配送,促进传统畜牧业转型升级。今年以来,农区通过服务站和网格员摸排春耕需求,汇总农资订单1.78万吨,借助农资订货会、大集“以量换价”,采购价较市场价低5%~15%,预计为农户节省成本500余万元;牧区则以春季饲草料供应为切入点,提供精准服务,今年截至目前,已完成洗羊、打耳标等社会化服务17.1万只羊单位,粪污处理9.8万立方米,预计可为牧户节支200万元以上。

流通服务领域同样成果斐然。各“三位一体”组织联动农牧业龙头企业、电商服务主体,构建产销联结、线上线下一体的现代流通服务体系。通过年货大集、消费品订单等方式,累计供应日用消费品达3906万元。此外,还以订单服务、电商直播等形式开展多种助销业务,累计助农代销助销金额达6101万元,有效推动农牧产品从田间地头走向广阔市场。

金融是保障产业稳健前行的基石,更是驱动发展的核心动能。各“三位一体”组织与金融机构紧密合作,研发专属产品,提供低息、贴息贷款,构建内部信用互助为主体,信贷、基金、保险于一体的金融支持保障体系。截至目前,各“三位一体”组织累计协调贷款1.41亿元,平均利率可降低0.15~2个百分点,为农牧民节省利息近200万元,让金融“活水”精准灌溉农牧产业。

从生产到供销再到信用,“三位一体”改革画卷正在呼伦贝尔大地徐徐展开。未来,呼伦贝尔市将继续深化“三位一体”改革,完善服务体系,拓展合作领域,让改革成果惠及更多农牧民,为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更多力量。(王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