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王元地村42万斤春小麦全部归仓,稳稳地托起了村民们“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踏实感。而这些承载着希望的小麦,它们的旅程才刚刚开始。

去年王元地面粉厂收购了75万斤的小麦,今年已经陆陆续续加工了45万斤。
王元地面粉厂采用六台一体化设备,通过“层层剥壳”的工艺,全程零添加,最大程度锁住小麦的天然营养,只为让市民的餐桌多一份安心。由于当地所产小麦品质高,加工出来的面粉自然受欢迎,王元地面粉也成了周边响当当的品牌。

海勃湾区千里山镇王原地农民专业合作社相关负责人吕艳说道:“我们是集中采购村民的优质小麦,加工生产面粉,而且村集体积极为我们牵线搭桥,通过了组织福利采购、策划活动推广等多种方式,成功帮助我们面粉厂销售了14000千克面粉,有效打开了产品市场。”

在这里,小麦收了,加工出厂。但有限的土地却不能闲着。摸清种植规律的村民,让这片土地再次焕发生机。

记者了解到,村里不仅有榨油坊,还有酱菜厂,这也正是王元地村种植加工产业链条上的另外一环。

“我们对收购的白菜非常慎重。先做小样,送到银川专业的检测机构,确保口味纯正、安全达标后,才会大规模生产。我们的酱菜,只会用酵母自然发酵,绝对零添加,吃得就是健康本味!”海勃湾区千里山镇王元地村集体经济合作相关负责人社卫瑞欣介绍道。

采访中,村民们给记者算了笔账,种植小麦、油葵或白菜,再加上农产品深加工,一家有十几亩地的农户一年下来,保守收入在五六万元,有的甚至更多。如今村民钱袋子鼓了,对未来的生活也更有了盼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