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综合新闻

种质资源在生态修复中出“奇效”

  “这款‘种草手环’采用草原可降解植物纤维和金莲花种子制成,只要将手环浸湿并撕碎后放入花盆, 浇水、晒太阳,便可静待收获锡林郭勒草原同款金莲花!”8月11日,参加完第35届草原那达慕的广州游客王峰对记者说。他回到广州后,按照视频说明把“种草手环”放在避光通风处,等待气温适宜时种进自家小院里。

  在今年的草原那达慕大会上,“种草手环”收获了无数好评。其实在内蒙古,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种质资源,在生态建设中一直是当之无愧的主角。蒙草集团作为此次“种草手环”的创意者和生产方,多年来源源不断地为全国各地生态修复、草种生产等提供着优质产品供应及创新技术服务。

  目前,蒙草集团通过打造乡土种源“保、育、繁、推”一体化产业体系,建成国家林草种质资源库内蒙古分库,收存各类种质资源2300余种、6.5万份,标本17万余份,土壤165万份,涵盖生态修复、饲草、道地中草药、特色作物等。同时,选育的295种乡土植物应用到各生态类型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及使用权品种105个,其中25个草品种入选国家林草局“三北”工程良种推荐目录。“一地一方”定制化配置的“种子包、种子绳、种子杯/块”产品,解决了市场上各类生态用种需求。多年来累计修复草原、矿山、沙地、盐碱地等近3300万亩。(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李国萍)

编辑:孙丽荣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