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盟市新闻 > 包头

为受灾群众撑起健康保护伞

  医疗服务队医生接诊患者。(图片由包头市卫健委提供)

  近日,包头市遭遇持续强降雨侵袭,土右旗多地发生严重洪涝灾害。面对积水围困、病媒孳生的严峻形势,市卫健委闻令即动,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为准则,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从传染病防控、医疗保障、物资调配、健康宣教到爱心募捐,多维度织密灾后健康防护网,为受灾群众撑起“健康保护伞”。

  洪水退去后,环境卫生与传染病防控成为首要任务。7月26日至27日,市卫健委第一时间组建疾控专家团队奔赴一线,对双龙中心学校、将军尧中心学校等多个安置点开展“拉网式”排查。专家们手把手指导工作人员进行环境消杀、餐饮具清洁,向群众普及“勤洗手、喝开水”的防疫常识,从源头阻断肠道、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链条。防汛期间,疾控专家全天候守护饮水、住宿和食品安全,用专业筑牢防疫第一道防线。

  “医生,我的降压药吃完了。”“能帮我看看腰疼的老毛病吗?”……在医疗服务站,这样的问询声此起彼伏。8月5日起,市卫健委统筹市级三甲医院力量,组建24小时驻守医疗服务队。针对转移群众忘带药品的难题,服务队及时开展药物补给;中医医师现场提供针灸、推拿等非药物疗法,还熬制防疫汤剂、制作中药香囊,指导群众通过艾灸增强免疫力。截至目前,服务队已接诊270人次,转诊通道畅通无阻,让受灾群众在困境中感受到医疗温暖。

  面对灾后蚊蝇密度骤增的隐患,市卫健委快速响应,紧急调拨30台粘捕式捕虫灯,并布设捕蟑灭鼠粘板实现全域防控。为强化物资保障“生命线”,一批批应急物资陆续送达,包括3000个大号医疗废物袋、3000双一次性橡胶手套、3000片二氧化氯消毒片、1250套医用隔离衣、500套医用一次性防护服,还有消毒喷壶、应急背囊、储水罐、帐篷和折叠桌椅等设备,为消杀防疫和医疗救治提供坚实支撑。

  “洪涝后要防蚊,食物加热要彻底。”土右旗居民的手机连续7天收到这样的健康提示。市卫健委创新“线下+线上”宣教模式,印制2万册《防蚊宣传折页》《洪灾防护手册》逐户发放;联合媒体平台推送防疫知识,扩大科普覆盖面。8月6日,市爱国卫生指导中心发出倡议书,号召城乡居民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形成“人人参与防疫”的良好氛围。

  天灾无情人有情,卫健系统显担当。市卫健委党组发起募捐倡议后,干部职工踊跃捐款41万余元,善款专项用于受灾群众医疗救助和卫生设施改善,用爱心传递“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温情。

  当前,防汛救灾仍处关键期,市卫健委将持续驻点监测,优化“就近救治、分级转运”机制,确保重点区域消杀全覆盖。包头市卫健铁军正以实际行动践行使命,用专业与爱心守护着受灾群众的健康与希望,在灾后重建的道路上书写着责任与担当。 (苗雨蔚)

编辑:孟捷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