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辉腾锡勒草原,碧草如毯铺向天际,骏马踏过带着晨露的草场,蒙古包的炊烟与远处转动的风电叶片共舞,这幅“风吹草低见牛羊”与“现代能源律动”交织的画面,正是察右中旗文旅融合的生动实践。近年来,这片镶嵌在北疆的草原明珠,以文化为魂激活底蕴,以生态为基守护底色,以产业为翼拓展动能,通过政策精准赋能、业态创新突破、国际对话破壁,让草原不仅成为诗意的远方,更成为文旅融合的实践高地。
“这里的风景太美了,天蓝草绿,花草清香,气温也特别舒适,是一个避暑的好地方,真的不虚此行。”来自山东的游客秦帅激动地说。
辉腾锡勒草原作为全球保存最为完整的高山草甸草原生态系统之一,凭借其独特的自然禀赋与生态价值,已然成为国内外游客向往的生态旅游胜地,亦是察右中旗极具辨识度的文旅新地标。
“十五的月亮升上了天空吆……”一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大型原创实景剧《相会敖包》历经7年精心打磨,将蒙古族长调、呼麦等传统艺术与现代声光电技术完美融合,成为草原文化的亮丽名片。演出过程中,演员与观众频繁互动,让游客从单纯的“观看者”转变为文化体验的“参与者”,极大提升了文化体验的深度与趣味性。
“来到辉腾锡勒草原,除了欣赏美景,还可以看到精彩的《相会敖包》演出,深度体验传统草原文化。”来自杭州的游客张冉兴奋地说。
作为“中国草原避暑之都”核心区的战略支点,察右中旗全力打造集观光、康养、研学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游客不仅能欣赏到歌舞表演,还能深度参与蒙古族传统奶茶制作、舞蹈、骑马射箭等一系列草原文化体验活动。
数据显示,2024年,察右中旗接待游客56.8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34亿元。2025年上半年,黄花沟草原旅游度假区接待游客6.67万人次,旅游收入达0.16亿元,“过夜游、深度游”已成主流。
“近年来,察右中旗深入贯彻生态文明理念,严格遵循‘保护优先、科学开发’原则,全面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科学划定核心生态保护区,创新构建‘草畜平衡’动态监测体系。通过系统性生态治理举措,该区域草场植被覆盖率持续稳定在90%以上,实现了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协同共进。”察右中旗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宾表示,察右中旗将致力于深化文旅融合发展,通过丰富多元的文旅体验,让游客沉浸式感受北疆文化魅力,在留存草原美好记忆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对北疆文化的认同感,着力将察右中旗打造成为展示北疆文化的重要窗口。
从生态宜居的塞外明珠,到享誉北疆的避暑胜地,再到搭建国际交流合作的开放平台,察右中旗深挖文化基因,驱动产业创新,走出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将“文化铸魂、生态固本、产业赋能”的高质量发展理念,化作草原大地上的生动实践。(王锦鹏 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