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临河区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重点项目——中车时代电气巴彦淖尔基地一期光伏逆变器生产项目投产。此次投产的320千瓦光伏逆变器具有高效发电、安全可靠、电网友好等核心优势,基地生产车间已具备月产500台的产能,产品主要供应蒙东地区,同时满足本地及周边省份市场需求。该项目的投产完善了临河区“风光氢储”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标志着临河区在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领域迈出关键一步。
在乌拉特前旗苏计沙地200万千瓦光伏治沙基地项目现场,第一台主变已进场就位,光伏组件阵列安装有序铺开,各项工作快速推进,一派火热的建设景象。“光伏组件已安装57万块,总数是282万块,每天能安装6000多块,计划到11月全部安装完成。”项目经理杨武强说。据了解,该项目是国家清洁能源战略重点工程,总投资61.49亿元,设计总容量2000兆瓦,配套3座220千伏升压站,计划年底前建成并网发电。
今年以来,巴彦淖尔市向“绿”而行、向“新”而进,扎实推进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建设。在新能源发展方面,苏计沙地200万千瓦光伏治沙基地、150万千瓦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加紧建设,计划年内建成并网。新能源产业链加快建设,上海电气零碳产业园、株洲中车光伏逆变器等项目建成投产,初步构建起“风、光、氢、储、电气、零配件”为主导的全产业链新能源装备及新兴材料制造产业集群。
近日,全国首批规模性应用单机10兆瓦风电机组项目——内蒙古能源集团乌拉特中旗甘其毛都口岸50万千瓦灵活性绿色供电示范项目全容量并网。该项目投产后年均可输送绿电约18.35亿千瓦时。与此同时,国内首批规模性应用10兆瓦机组且单体规模最大的陆上风电项目——内蒙古能源集团乌拉特中旗150万千瓦风储基地项目也全容量并网,显著增强了地区能源保障能力。
在能源保供方面,今年截至6月底,全市电力总装机达1600.2万千瓦,其中新能源装机1352.2万千瓦,占比为84.5%。全市发电量达187.83亿千瓦时,其中新能源发电134.91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71.8%。全社会用电量达86.15亿千瓦时,向蒙古国送电7.68亿千瓦时,经特高压外送通道向山东送电19.74亿千瓦时,剩余74.26亿千瓦时通过蒙西电网高效消纳。全市原油产量达61万吨,同比增长19.6%;天然气产量达497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7倍。
走进乌拉特中旗德岭山新型储能电站厂区,只见一排排储能设备整齐列阵。这些设备源源不断地完成电能的储存与释放。“电站20个储能单元每天可以存储60多万千瓦时电量,可以为多个用户或电源提供服务,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成本,满足能源存储和调节需求,推动清洁能源的高效利用。”电站值长姚志昆说。据了解,乌拉特中旗德岭山新型储能电站已稳定运营半年。该项目是全市首个网侧独立储能电站并网项目,每年可消纳清洁能源电量1.8亿千瓦时、储存电量60多万千瓦时,每小时输出电量为10万千瓦时,可持续输出3.5小时,在构建以新能源为核心的新型电力系统中起到削峰填谷、增强电网稳定性和应急供电等作用。
在基础建设方面,乌拉特中旗淖尔10万千瓦/40万千瓦时、乌拉特后旗远景100万千瓦/400万千瓦时储能项目已开工建设,计划年底建成投产;乌拉特后旗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成投运,杭锦后旗—乌拉特后旗、五原—乌拉特中旗输气管道已完成核准,力争年内开工。
在战略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巴彦淖尔市已争取自治区地质勘查基金项目7个,投资金额为3847万元;13个能源项目被列入自治区重大项目用地保障清单并获批。(黄景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