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调试无人机飞播草籽。

播种机进行补播补种作业。张可心 摄
白泉山上万千草木织就绿毯漫向云端、苏木山中千层松涛声响阵阵、岱海湖畔遍野绿草与粼粼波光交相辉映……仲夏时节,走进乌兰察布,目光所及皆是生机勃勃的景象。这漫山遍野的绿意,不仅是季节馈赠的天然景致,更是乌兰察布久久为功、系统推进“三北”工程攻坚战的生动注脚。
因地施策 精准修复
沿着蜿蜒的山路不断前行,远远望去,位于察右前旗玫瑰营镇孔家村的补播补种作业区内,十几台播种机正在草地上来回穿梭,整齐播种撒籽。不远处,一架无人机嗡然升起,机身下方播撒口,草籽细雨般撒向坡地,一派繁忙有序的景象映入眼帘。
“眼下雨水充足,土壤的湿度与温度都恰到好处,非常适合补播作业。”内蒙古绿荫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邢智峰介绍道,“我们选用冰草、披碱草、沙打旺等多个品种进行混播,这样能够有效提升土壤质量,增加生物多样性。同时,通过无人机精准飞播与地面机械化播种协同作业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补播补种效率,实现精准修复。”
像这样根据本地土壤、气候条件,科学筛选适配草种,量身定制修复方案的精细化治理方式,正是乌兰察布市推进“三北”工程建设的重要方法。
乌兰察布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貌类型多样,习惯上将大青山以南部分称为前山地区,以北部分称为后山地区。区域内难治理沙化土地面积达1040.1万亩,退化草原面积占全市草原面积的73.9%,多为牧区、半农半牧区。
根据这一情况,乌兰察布市林草局精准施策:前山地区突出乔木造林、乔灌造林或灌木造林模式治理非沙化土地,结合水资源情况,合理安排造林密度;后山地区的退化草原修复工作,则坚持因害设防,严格落实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制度,科学开展人工种草、封沙育草等,以灌草为主,科学配比灌草比例,增加林草植被,提高林草覆盖率,降低沙地春秋季起沙范围。这一举措有效解决了生态保护修复与牧民利用草原等突出矛盾,为“三北”工程建设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严把关口 护航种苗
“这长势真不错,根系很旺盛。”“最近雨水足,得抓紧除草才行。”
在大白柠条育苗点,整齐划分的苗床间,三十公分高的柠条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一旁的工作人员戴着手套,手持铁锹,正小心翼翼地从地里挖出柠条杯苗,仔细观察根系长势,不时低声讨论着。
“可别小看这一株苗,里面门道多着呢。”乌兰察布市林业保护站副站长侯建利指着杯苗介绍道,“通过采用透气性极佳的材料搭配特制营养基质培育方式,无论之后的起苗还是栽种环节,都能最大程度减少根系损伤,不仅成活率大幅提高,后期生长也能更旺盛。”
种苗是“三北”工程的生命线。启动“三北”工程攻坚战提质提速行动以来,为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乌兰察布市林草局采取科站分片包干,调配4个职能科室参与,3个业务单位“分片包干、精准作战”。其中,乌兰察布市林业保护站严把“种苗关”,负责统筹全市“三北”工程用苗调度工作。
“目前,乌兰察布市统筹储备苗木3357万株、种子168.6万公斤,建设保障性苗圃4处,组织开展种苗供需对接会,与企业签订供需框架协议,确保种苗供应渠道畅通,增强种苗供应能力。”侯建利介绍道,此外,联合开展“绿剑2025”“护绿2025”行动,实现种苗进场抽检、有害生物监测、产地检疫率、种苗复检率均达100%,为“三北”工程提供了数量足、质量优、安全可靠的种苗支撑。
科技赋能 绿富同增
走进察右前旗林草湿荒一体化修复项目区,只见挺拔的油松林排列成阵,枝叶层层叠叠,将浓郁的绿意铺展。
一大早,科技特派员李佳鑫已经开始了工作,只见他脚步匆匆穿梭于林木间,时而俯身,手捻土壤,仔细察看其湿度;时而仰头,专注地端详着枝头的叶子,查看有无病虫害,还不时拿起手中的笔记录各项数据。
“我主要负责推进察右前旗23.7万亩林草湿荒一体化修复项目。”忙碌间隙,李佳鑫停下脚步介绍道,“一方面,我们会深入一线,对乔木林灌木林修复、草原围栏封育等各环节进行技术指导和监督。另一方面,紧盯进度,检查技术规范执行与工程量真实性,对照规划节点督促施工方优化资源配置,确保项目按计划推进。”
在乌兰察布,像李佳鑫这样的林草科技特派员共有15名。他们通过技术指导、培训推广和质量管控等方式,深入一线开展全链条科技服务,为我国筑牢北方生态安全屏障注入科技动力。
“日常我们还会走进林农大户、林草企业、城市绿化养护队等地开展技术培训,通过现场驻点指导,手把手教授造林技术与抚育管理规范。”李佳鑫补充道,“通过开展学习和培训活动,进一步提升相关人员业务能力与认知水平,同步推动了以工代赈工作的开展。”
近年来,在“三北”工程推进过程中,乌兰察布市高度重视以工代赈工作,将其作为助力民生与生态建设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依托重点生态项目,将以工代赈比例由自治区要求的10%逐步向上提高,雇用当地农牧民12.35万人次,发放劳务报酬3259万元,切实带动了更多群众就业增收,实现了“绿富同增”的良好局面。
“2025年,全市计划完成‘三北’工程建设任务328.31万亩,防沙治沙任务69.8万亩。目前已完成建设任务198.38万亩,完成防沙治沙61.59万亩。”乌兰察布市林长制办公室赵广表示,下一步,乌兰察布市林草局将以林长制为统领,依托一个领导小组、一个主攻方向、争取一批项目、强化一线考核“四个一”的工作机制,全方位推动“三北”工程高质量发展。
(卢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