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群众转变传统饲养方式,稳住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态势,巴林左旗查干哈达苏木在肉牛养殖产业上持续发力,加大肉牛养殖产业政策扶持力度,今年组织实施的“肉牛育肥联合体”模式已初见成效。
查干哈达苏木汪安池嘎查牧民苏日力格最近特别高兴,他和其他15位牧民拿到了今年的第一次分红。“我们以前卖牛都是卖给牛贩子,也不上秤,卖的价格合不合理心里也没底。今年苏木采取‘肉牛育肥联合体’模式以后,卖一头牛都要上秤,这样我们心里也有底了,而且还能拿到分红,相比以前一头牛能多挣1000元钱左右。”他告诉记者。
苏日力格提到的“肉牛育肥联合体”是查干哈达苏木为农服务公司牵头实施的肉牛育肥新模式,是采取“农牧户+育肥企业+饲草料公司+保险公司+销售企业”的方式开展肉牛短期育肥、销售的新型养殖模式。待育肥期满后,育肥企业通过现场称重按市场价格确定最终售价,去除育肥期间的饲养、饲草料成本后按照4∶6的比例进行分成。
“我们从去年开始调整养殖模式,从肉牛繁育转变为肉牛育肥,养了将近2000多头牛。现在已经开始陆陆续续出栏了,效益很可观,如果按这个模式育肥1000头牛的话,企业就能节省500万元的流动资金。”查干哈达苏木康同牛业负责人李伟东说。
“肉牛育肥联合体”育肥牛养殖模式为查干哈达苏木多方发展带来显著效果,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良种率已经达到了80%,群众养好牛卖好价的观念逐步形成。
“今年苏木采取了‘肉牛育肥联合体’的模式,主要是为了加快品种改良,增加群众收入,同时还能解决企业资金周转困难,对加快地区肉牛种群提质增效也起到了积极作用。”查干哈达苏木副苏木达苏日特力图表示。(高洋 白嘎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