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央媒聚焦内蒙古

【央媒聚焦内蒙古•光明日报】内蒙古:林草增汇,带来实在收益

  2025年8月16日《光明日报》第8版刊发了《内蒙古:林草增汇,带来实在收益》的文章,报道了作为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类型最全的生态功能区,内蒙古拥有森林面积3.57亿亩,草原面积8.15亿亩,分别位居全国第一位和第二位。目前,内蒙古林草湿碳储量稳定在105.38亿吨以上,年碳汇量1.19亿吨二氧化碳当量、位居全国第一,林草碳汇产品供给基础不断夯实。

  报道全文如下:

  《光明日报》(2025年8月16日08版)

  近日,内蒙古兴安盟突泉县防护林造林碳汇项目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注册登记系统及信息平台公示,标志着内蒙古在林业碳汇价值实现领域取得新进展。

  据悉,突泉县防护林造林碳汇项目林木所有权和林木使用权分别归属于国有林场和乡镇集体,权属清晰,开发面积2.28万亩,造林时间为2013年至2021年,项目计入期20年,计入期内预计产生减排量总计77085.05吨二氧化碳当量,年均减排量3854.25吨二氧化碳当量,将为区域生态价值转化和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6月20日,内蒙古自治区林草湿荒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工作启动仪式,在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样地调查现场举行。身穿橙色工作服的技术人员手持高精度定位仪穿梭于样方间,逐株记录植被关键参数,同步采集土壤剖面样本。

  “此次调查监测旨在构建林草湿荒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对全区森林、草原、湿地和荒漠碳汇数据进行科学测量、计算和模型构建,切实提高这些生态系统碳汇计量监测能力。”内蒙古自治区林草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马强说。

  作为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类型最全的生态功能区,内蒙古拥有森林面积3.57亿亩,草原面积8.15亿亩,分别位居全国第一位和第二位。目前,内蒙古林草湿碳储量稳定在105.38亿吨以上,年碳汇量1.19亿吨二氧化碳当量、位居全国第一,林草碳汇产品供给基础不断夯实。

  2025年上半年,内蒙古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CCER)造林碳汇项目开发储备进展迅速,储备项目从去年的18个增至当前的25个,完成公示项目数6个,公示项目数和开发面积位居全国第二位;启动“林草能源绿色碳汇发展合作机制”,签约合同金额2100万元,落地碳中和林项目1.5万亩,预计全年可完成2.5万亩;研发推广10项林草增汇技术……

  自2023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向市场供给优质碳汇产品167万吨,实现价值6500多万元……

  (记者 高平 王潇)

  制作:杨宏力

编辑:梁波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