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综合新闻

成功化解220起纠纷 二连浩特市“全链条”调解模式打造边疆治理新样板

  本网锡林郭勒8月18日电(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巴依斯古楞  通讯员  呼牧)8月15日,在二连浩特市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调解室,中国银行二连浩特市分行的工作人员正在与信用卡逾期客户进行诉前调解。通过法院的调解机制,双方很快达成协议,银行减免了部分利息和违约金,客户也承诺按期还款。

  中国银行二连浩特市分行个人金融部副主任乔广秀说:“走诉讼的话,程序比较长,而且时间成本、人力成本也比较高,诉前调解为我们快速收回本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渠道。”

  今年,二连浩特市人民法院立足口岸城市实际,创新推出“全链条”调解模式,将调解贯穿“立、审、执”全过程,建立分级引导机制,对事实清楚的简易案件优先调解,该院已成功化解220起纠纷,为边疆治理提供了新经验。

  二连浩特市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那仁呼说:“我们通过繁简分流,引导当事人选择更高效、更柔性的解纷方式,将大量矛盾化解在诉讼前端。”

  二连浩特市人民法院还创新“线上+线下”协同调解模式,联合交警、住建等部门设立专业调解室,选派法官和调解员入驻其中。“以前事故纠纷容易小事拖大,现在法院调解员直接进驻,法律问题现场解答,调解协议当场确认,老百姓少跑腿,矛盾也能更快化解。”二连浩特市交警大队事故中队民警吴晓磊说。

  此外,二连浩特市人民法院还采用“法官+调解员”团队定制调解方案,调解成功案件即时司法确认,调解不成则转入速裁程序。今年以来,该院68%的纠纷通过调撤方式化解,实现了“小事不出网格、矛盾就地解决”。

  二连浩特市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王源告诉记者,该法院把调解贯穿“立、审、执”各环节,既减轻群众诉累,也提升司法效能。下一步,该院将继续优化这一模式,让法治成为边疆治理的坚实保障。

编辑:贾小燕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