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作风建设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奋进新征程,党员干部唯有始终保持“永远在路上”的清醒与坚定,坚持问题导向,牢固宗旨意识,方能以过硬作风书写好新征程上的“民生卷”。
首先,要把作风建设作为“终身课题”。党员干部必须从思想上固本培元,增加党性修养与拒腐防变能力。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守住慎独、慎初、慎微、慎友的底线,做到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官,干干净净做事。要带头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之以恒纠治“四风”,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坚决同一切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其次,要把作风建设作为“永恒课题”,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必须紧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疾,持续为基层减负,让基层干部把更多精力放在干事创业上。要坚决遏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把住关键节点,补齐薄弱环节,严肃查处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等问题。更要聚焦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生态环保、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严肃查处一切侵害群众利益的人和事。
再次,要把作风建设作为“民心课题”。作风建设的根本,在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党员干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呼声、了解诉求、关心疾苦,真正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难事办成。坚决反对高高在上的官僚主义,坚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始终做到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作风建设没有休止符,只有进行时。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始终保持一以贯之、驰而不息的韧劲和恒心,把作风建设的成果落实在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点滴实践中。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赢得民心,推动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前行。(文/郭树升 通辽市委网信办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