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央媒聚焦内蒙古

【央媒聚焦内蒙古•法治日报】乌海公益诉讼“回头看”守护特殊群体就医路

  2025年8月19日,《法治日报》第9版刊发题为《乌海公益诉讼“回头看”守护特殊群体就医路》的文章,报道了乌海市两级检察机关持续深耕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主动融入社会治理全局,助推“无碍”环境从设施改善向权益保障深层延伸,让特殊群体在公平正义的阳光下共享发展成果。

  报道全文如下:

  2025年8月19日《法治日报》第9版

  “现在通过服务台看病缴费更快了,标识也更清楚了,上厕所也更方便了!”近日,在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某医院就医的张大爷为无障碍设施改造点赞。这一变化,源于检察机关公益诉讼监督与多方联动的实效。

  今年5月,乌海市人民检察院联合市卫健委针对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无障碍设施建设开展专项检查时发现,市内6家医疗卫生机构存在无障碍卫生间设置不到位、无障碍标识不清晰、缴费取药窗口未设置低位服务台或无障碍服务窗口、无障碍电梯未有语音播报、无障碍停车场设置不规范等共性问题,给老年人、残疾人就医带来不便。检察机关随即向相关单位制发检察建议,督促整改。

  为确保整改落到实处,8月7日,乌海市人民检察院再次联合市卫健委并邀请人民监督员开展“回头看”行动。检查组通过实地查看、查阅台账、随机访谈等形式,对乌海市3家医疗机构的卫生间扶手、电梯语音播报、标识设置等情况进行逐项核查。

  从检查结果看,大部分问题已整改完成。整改后的自助机实现了语音播报功能,对于视力障碍群体使用更加便利;无障碍电梯间按钮全部增设盲文按钮,方便盲人就医;低位服务台的设置,保障残障人士平等获取服务权利;无障碍停车位标识清晰,无其他车辆占用情况发生。针对耗时长、改造难度大的问题,个别医疗机构设置了“一站式服务台”,由接受过医疗培训的志愿者为残障人士提供“一对一”挂号、取药等服务。

  “无障碍环境建设,从来不只是物理空间的设施完善,更是一座城市文明温度的刻度,承载着对特殊群体的平等尊重与人文关怀。”参与监督的人民监督员如是说。

  记者获悉,乌海市两级检察机关将以更高站位持续深耕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主动融入社会治理全局,以硬核履职彰显司法为民的初心使命,助推“无碍”环境从设施改善向权益保障深层延伸,让特殊群体在公平正义的阳光下共享发展成果。(常煜)

  制作:杨苏雯

编辑:梁波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