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第一期‘北疆家服’培训,考取了育婴员证书,我有了一技之长,留京就业月入8000元,干劲别提多足了。”近日,在内蒙古家政从业服务人员培训班上,来自呼伦贝尔的王莉平激动地说。此次培训项目是深化京蒙劳务协作,提质扩容“北疆家服”劳务品牌,持续推动京蒙两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促就业的重要举措之一。
当前,市场越来越注重品牌建设,劳务品牌的区域性、行业性特质也愈发显著。例如山西的“天镇保姆”“吕梁护工”,四川的“金堂焊工”,安徽的“绩溪徽厨”等,都拥有较高市场知名度,从业人员一般具有优秀素质技能和优质服务质量,成为劳动力市场上的金字招牌。
劳务品牌具有地域特色、行业特征和技能特点,带动就业能力强,是推动产业发展、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同时,劳务品牌能够扩大劳务输出的覆盖面,将优质劳务资源合理分配,实现专业性人才的均衡分布,让优质劳动力享受高标准高质量待遇。现实中,一些优质劳务品牌的兴起,既源于当地独特的地域文化底蕴,也得益于当地深入挖掘优势资源,对就业优势精心培育。
此前人社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印发《关于劳务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鼓励通过市场化运作、规范化培育、技能化开发等举措推动劳务品牌知名度明显提升,带动就业创业、助推产业发展效果显著增强。近年来,内蒙古有关部门聚焦北京“一老一小”家政市场需求,创新开展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的“四位一体”项目化培训,培养高端家政服务从业人员,提升技能和服务水平,扩大“北疆家服”劳务品牌影响力,促进内蒙古劳动力在京稳定就业增收。
推动领军劳务品牌持续涌现,一方面要开展劳务品牌技能培训,培养劳务品牌技能带头人,提高劳务品牌技能含量,健全长期稳定的劳务输出渠道,扩大劳务品牌就业规模,开展劳务品牌诚信评价和诚信经营自律承诺行动,增强劳务品牌信誉;另一方面,要加速劳务品牌壮大升级,鼓励劳务品牌从业人员创新创业,加快落实场地、房租等各项扶持政策,打造细分行业专精特新劳务品牌,推动劳务品牌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
总之,立足各地产业优势、聚焦技能特色,精准培育一批劳务品牌,为劳动力贴上鲜明的 “就业名片”,让劳动者就业舒心、用工企业用工放心,就能持续提升劳务经济的质量与效益,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吴学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