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盟市新闻 > 巴彦淖尔

1—7月巴彦淖尔市外贸额达290.8亿元

  8月19日,经乌拉特海关属地查检合格,内蒙古煜冠食品加工有限责任公司出口的15吨光板南瓜籽发往青岛港,将漂洋过海销往澳大利亚。

  在公司无菌生产车间里,南瓜籽流水线飞速运转,工人正忙着除杂、筛选、烘焙,赶制来自荷兰、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新订单。“今年我们的额定出口任务是1.8万吨,截至目前,出口量已经突破了1万吨。秋收后,籽仁类农产品会迎来出口旺季,海外客户会抢单扫货,我们的出口实绩有望超预期完成。”该公司负责人云国华说。

  巴彦淖尔市盛产的籽仁、辣椒、番茄制品、脱水蔬菜、草原肉羊等优质农畜产品享誉全国。1—7月,巴彦淖尔市农产品出口势头强劲,出口额达40.1亿元,约占自治区农产品出口总额的六成。

  “随着‘蒙字号’农产品在海外市场上的美誉度越来越高,竞争力越来越强,出口份额也越来越大。建厂4年来,我们的出口量每年都以15~20%的幅度递增,外销网覆盖60多个国家和地区。”云国华介绍。

  特色农产品火爆出海的同时,边境口岸的外贸热力值也在飙升。在甘其毛都口岸金航保税仓库,一辆辆入境的双挂车满载着进口铜精粉,耸立的龙门吊伸缩着抓斗将一包包货物卸下,乌拉特海关关员正忙着验货。“现场查验合格后,要随机采样送检,检测合格后放行实货。我们采取快进、快查、快检、快放的监管作业模式,压缩通关时长,保障供应链畅通。”关员刘少春说。1—7月,甘其毛都口岸进口铜精粉80.5万吨,货值159.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2.3%和95.5%。同期,甘其毛都口岸进出口货运量突破2000万吨,达2086.7万吨,领跑全国公路口岸。

  近年来,巴彦淖尔市立足向北开放区位优势,对蒙开展优质煤炭、铜精粉、锰矿等大宗资源性货物进口贸易和“中国造”大型工程自卸车、基建材料、草原绿电和鲜活果蔬等出口贸易,口岸进出口货运量连年增长。1—7月,巴彦淖尔市外贸额达290.8亿元,同比增长10.1%,再创历史同期新高,占自治区外贸总额的24.3%。

  “下一步,我们还将加快推进‘智慧海关’建设,密切甘其毛都口岸在矿产品进口、清洁能源输出和‘中国造’出口等领域的贸易往来。同时创新出口农产品属地查检作业,加大对企帮扶和政策享惠力度,为绿色农产品通关开辟绿色绿道,助力我市外贸发展。”乌拉特海关关长靳君文表示。 (张静)

编辑:韩玉峰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