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石榴籽一家亲”2025年广西——内蒙古少年儿童手拉手交流实践活动在呼和浩特举办。来自内蒙古和广西两地的60余名优秀少先队员齐聚一堂,通过主题队课、民族歌舞展演、手工实践等丰富形式,深化民族团结教育,促进两地少年儿童心灵交融。

孩子们做手工。
活动中,广西少先队总辅导员李朝溧为队员们带来了一堂生动的民族团结主题微队课。她从丝绸之路的历史脉络讲到新时代的民族团结故事,鼓励少先队员们高举民族团结旗帜。紧接着,热情的歌舞营造了欢快的氛围。内蒙古红领巾艺术团带来的舞蹈《我的草原》,以奔放的舞步和悠远的牧歌旋律,展现了北疆少年对家乡的深情礼赞;广西少先队员则表演了具有壮乡风情的舞蹈《广西尼的呀》,通过灵动的舞姿,将青山绿水、民族民俗融入其中,传递出“美好相聚”的真挚情感。随后,《壮歌声声啊嘞嘞》《山歌好比春江水》等歌曲串烧,更以歌声为媒,让各具特色的文化在孩子们之间流转。

认真制作手工。
活动中还特别设置了“民族团结手工课”环节,两地少先队员结对合作,共同制作艾草角,在一针一线中体验传统文化。

广西的小朋友们。
“我们的活动一方面增强了两地少先队员之间的友谊,同时也让孩子们在交流的过程中,把家乡的民族团结的故事讲给对方,让孩子们知道我们的大家庭里有很多优秀的民族团结的故事,让爱国主义教育在孩子们心中扎根。”内蒙古少先队总辅导员孙安琴说。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孙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