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本网原创

​创新守护“一老一小” 绘就居民幸福画卷

  8月22日7时,家住包头市青山区科学路街道的王淑芬站在自家阳台上,望着社区里热闹非凡的景象,脸上却泛起一丝“幸福的烦恼”。“今天到底先去哪儿好呢?”她一边掰着手指,一边仔细盘算着一天的行程: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合唱排练9点开场,小孙子的托育班8点半就得送去,中午还打算去社区食堂尝尝新推出的养生套餐,下午3点和老姐妹约好在社区“一米阳光”邻里屋打乒乓球,晚上7点半广场舞又准时开始。一旁的老伴见状打趣道:“你这退休生活比上班还忙哟!”而这样的“烦恼”,如今在青山区许多退休居民的生活中,已成为一种常态。

  近年来,青山区紧紧围绕“一老一小”群体,积极推出各项便民、为民服务举措,大力推动资源整合与服务升级,让社区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

  养老模式创新多

  在新建的科学路街道养老服务中心,老年朋友们正全神贯注地在教室里学习书法。72岁的退休教师刘玉梅每周都会准时来到这里,为居民们上书法课。这个由老旧厂房改造而成的养老服务中心,如今已成为老人们的第二个温馨家园。

  青山区着力夯实社区为老服务基础,建立了“初心·传承”新老党员结对帮扶机制。通过这一机制,老党员带动新党员,新党员再带动广大群众,形成良好的互助氛围。同时,创新推出“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鼓励年轻人及低龄老人为高龄老人提供服务,累计的服务时长可兑换相应服务。刘玉梅开心地分享道:“来这里给居民们上课,既能发挥自己的余热,又能积攒服务时间。谁都有老的时候,互相帮助是应该的。”

  打造儿童友好空间

  在相邻的科学路街道儿童托育中心,一场别开生面的“祖孙同乐会”正热闹举行。活动现场,老人们带着孙辈一起动手做手工、开心玩游戏,欢声笑语回荡在每一个角落。王女士满脸笑意地说:“以前带孩子,基本就是在家看看电视,现在好了,有专业老师带着玩,我们家长也跟着学到了不少新东西。”

  青山区将儿童友好理念深度融入城市规划,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及社区内的空置设施、闲置用地等,创新改造升级,打造出儿童主题公园、共享书吧、四点半学堂、亲子乐园等一系列儿童友好空间体系。同时,广泛开展亲子沟通艺术、家庭教育课堂、趣味观影等多样化主题活动,精心打造儿童友好品牌项目,为孩子们提供丰富多彩的选择,让他们在快乐中成长。

  青山区在“一老一小”服务上积极创新实践,取得阶段性成果,让居民们的生活更有保障、更幸福。文/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周 蕾

编辑:郝小军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