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盟市新闻 > 包头

医保新政落地见效 基层配药更便捷更实惠

  “以前买降压药总以为得去大医院,现在家门口的社区中心就有,特别方便,还便宜!”8月19日,在九原区沙河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刚配完药的退休职工李大爷拿着收费单笑容满面。单据上,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经过医保报销和“零差价”后,他只需自付0.58元。李大爷的笑容,来源于今年推行的医保定点分级管理新政。

  市医疗保障局医药服务管理科负责人赵勤奋告诉记者,医保定点分级管理后,参保群众可以在全市二级、三级医院或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共194家定点医疗机构享受职工门诊统筹待遇。

  针对新政推行初期部分市民反映的社区医院“缺药、药品品种少”、配药仍需往返大医院等问题,为切实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配齐药、配好药,市医疗保障局联合卫健部门迅速行动,精准施策。赵勤奋介绍:“我们通过分析全市基层门诊处方大数据,梳理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常用药及感冒、咳嗽等常见病用药共200种,制定了‘基层配药清单’,并要求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实现100%配备。”同时,政策也为基层留出了弹性空间,鼓励其根据辖区内老年人口比例、慢性病患者数量以及牧区等偏远地区的特殊需求,增配进口药、原研药、外伤急救药、老年补钙类药物等,使“药箱子”的配备更能贴合本地实际需求。

  在九原区沙河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保科负责人张小萍指着新增的药品货架说:“清单出台后,我们快速补充了多种慢性病用药和急救药品。现在像安达唐、倍他乐克这类进口原研药都有供应。万一遇到居民需要的药暂时缺货,我们登记后,只要厂家供应充足,很快就能配送到位。”

  据了解,为解除基层机构备药的后顾之忧,医保部门同步完善了激励机制。资金周转方面,医保基金结算周期从30个工作日缩短至20个工作日,减轻了基层机构的资金压力。张小萍坦言:“回款快了,我们备货的底气更足了。”开药方面也更实惠便捷:参保患者仅开药时,一般诊疗费个人仅需支付0.6元。慢病患者单次处方可开12周药量,执业药师还可根据病情灵活调整相同通用名药品的包装及规格。此外,针对行动不便的慢性病患者,家属或家庭医生可代办配药,可选择快递或家庭医生送药上门。

  退休职工王阿姨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挂号费才0.5元,同样的降压药,‘零差价’加上更高的报销比例,比三甲医院便宜方便得多,医生还会仔细问诊,开药更放心。”赵勤奋表示,分级管理配套基层药品保障措施显著提升了基层医疗机构吸引力:药品零差价实现价格实惠,更高医保报销比例直接减轻负担,专业医生诊断则保障用药安全与就医效率。

  随着医保定点分级管理的深化与基层药品保障配套措施的落地,全市基层医疗机构的“药箱子”正变得更充盈、更精准、更可及。当常用药触手可及、优质药不再遥远、实惠药成为常态,家门口的“小药箱”真正承载起了守护市民健康的大民生。( 梁彦强)

编辑:孟捷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