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盟市新闻 > 阿拉善

绿浪翻涌 金瓜满枝!阿拉善迎来丰收季

  八月金风送爽

  阿拉善盟各地迎来丰收季

  田间地头瓜果飘香、稻谷满仓

  甜蜜的哈密瓜、颗粒饱满的葵花籽

  生机盎然的紫花苜蓿相映成趣

  一幅现代农业丰收画卷徐徐展开

  在阿拉善左旗吉兰泰镇哈密瓜种植基地,阵阵瓜香扑鼻而来,成片的藤蔓郁郁葱葱,沉甸甸的哈密瓜挂满枝头,绿油油的叶片与金黄的瓜身相互映衬,空气中满是清甜气息。

  瓜农们穿梭其间,有条不紊地进行采摘、分拣、装车作业……一批批订单车辆陆续驶入基地,新鲜采摘的哈密瓜在不到半天时间里便被整齐码放至运输车上,发往北京、上海、广西等地。

  “我们今年种植了460亩哈密瓜,亩产约2000斤。”吉兰泰镇沙日布日都嘎查种植户许义鹏告诉记者,通过采用滴灌节水技术和水肥一体化管理模式,种植的哈密瓜不仅个头均匀,糖分含量也大幅提升,品质得到市场广泛认可。“我们提前与客商签订订单合同,哈密瓜采摘后直接装车发运,同时预留部分产品在本地市场销售,实现产销无缝衔接。”许义鹏笑着说。

  走进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种植户李卫的2000亩葵花地里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一株株向日葵长势喜人,硕大的花盘因饱满的籽粒沉甸甸地低垂着,紧密相拥的葵花籽尽显丰收成色。田间地头,自动化采收机械来回穿梭,机械臂精准收割葵花,经过脱粒、筛选等一系列工序,将葵花籽装入袋中……整个采收过程一气呵成,大幅减少了人工成本,提高了采收效率。

  “我选用的是183葵花品种,这个品种颗粒大、籽粒饱满,品质优势明显。”李卫告诉记者,葵花经过插盘、晾晒、脱粒等环节处理后,将统一发往河北等地进行深加工销售,预计亩产可达 500 斤左右,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额济纳旗赛汉陶来千亩紫花苜蓿种植基地同样热闹非凡,连片的苜蓿田如同绿色海洋,微风拂过,绿浪翻涌,花蕾随风摇曳,尽显生机与活力。伴随着大型收割机的轰鸣声响,田间作业有序展开,切割、搂草等工序高效推进,一派热火朝天的丰收景象。

  据了解,紫花苜蓿收割后,需经过2至3天的晾晒,待水分含量降至标准范围,再被打包成高品质干草,成为畜禽养殖的优质饲草料。

  “苜蓿收割过程全部采用机械化作业,不仅节省时间,还能确保收割干净,有效保障苜蓿品质。”内蒙古泰欣源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赵日青介绍,目前该基地第一茬苜蓿已收割660吨,第二茬收割680吨,按照当前作物长势,第三茬、第四茬预计可收割600吨左右。今年是苜蓿种植的第三年高产年,整体产量稳定向好。产出的苜蓿大部分供给养殖场作为冬季草料储备,小部分销售给周边牧民,为当地畜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近年来,阿拉善盟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立足地区农业发展实际,大力推广订单化、规模化、机械化种植模式,持续推进农业从传统粗放型生产向高效、绿色、智慧化转型,不断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品质。如今,一茬茬稳产高产的农作物不仅有效拓宽了农牧民增收致富渠道,让农牧民的腰包越来越鼓,更为阿拉善盟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策苏荣玛 宋家铭

编辑:张圆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