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在全区率先解决
草原过牧问题
率先建设生态安全屏障
“一张图”“一张网”
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呼伦贝尔主动适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向“大生态”转型升级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从系统工程和全局角度寻求治理新途径,率先在全区建设生态安全屏障“一张图”“一张网”。

“一张图”:高精度全域生态“数字地图”,让呼伦贝尔生态家底“一目了然”。这是以卫星遥感影像为底图,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深度整合全市自然生态、环境质量、重点任务及精准画像等基础数据,实现全市环境风险点、环境敏感点、问题清单、排污单位信息的分类标注和精准落图。
“一张网”:有了全域“一张图”的坚实支撑,集“山水林田湖草沙”全自然要素为一体、涵盖生态领域重点任务,并覆盖林草沙湿耕生态保护与修复、水气土固废污染防治等生态环境监测、执法、监督、整改重点工作的“一张网”便精准构建起全要素、全方位、全领域的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管理新模式。

“一张图”“一张网”体系通过规范执法、强化监督发挥效能。呼伦贝尔市建立了生态损害赔偿、草原过牧等7个执法协同机制,并与呼伦贝尔市人大、政协、纪委监委等部门建立监督贯通,连通呼伦贝尔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平台,载入自治区党委监督贯通协调平台数据,执法事项、流程、标准在平台上清晰固化,执法行为被置于“阳光”下全程留痕,为法治呼伦贝尔构筑了坚实数字防线。

作为中俄蒙三国交界地,“一张图”“一张网”的监管优势更是从一地扩大到一域,为与俄蒙邻接地区开展联合监测、信息共享、协同保护提供强大工具。同时,呼伦贝尔市加强与黑龙江省毗邻地区、兴安盟及大企业的全面合作,初步实现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水环境联保共治、执法监督协同联动,共同维护区域生态安全。
森林蓄积量与健康状态、湿地水域变化、重点野生物种活动踪迹······这些来自呼伦贝尔生态最前沿的宝贵数据,通过标准化接口,正源源不断汇入自治区级生态监测评估大平台。自治区有关部门可实时掌握呼伦贝尔生态保护第一线真实状况,为全区生态决策提供最鲜活依据。

“一张图”实现生态家底的全要素、全方位、全领域数字化呈现。“一张网”实现各相关部门重要节点监测、监控等数据资源共享,实现执法和监督工作整合联通,一网覆盖。
“一张图”“一张网”是深度集成应急指挥、城市管理、生态监管、公共服务等核心功能的智能化“城市大脑”,是全要素、全方位、全领域的“天空地”一体化监管体系。生态治理从“单兵作战”向“协同共治”跨越式转变,实现“一图观全域、一网管全城”的高效协同联动。

呼伦贝尔“一张图”“一张网”的实践,不仅是一次深刻的技术变革,更是生态治理理念的跃迁。它以数据为血脉,以平台为筋骨,以协同为经络,在辽阔的地域织就了一张感知灵敏、反应迅捷、处置高效、监督有力的智慧治理之网,为全区“大生态”监管格局提供基层实践、探索,更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中走在前、作表率和打造美丽内蒙古建设的呼伦贝尔样板。(张梁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