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晚年是什么模样?是清晨与老友相约广场舞动的身影,是老年大学教室里传出的嘹亮歌声,是银发学子们执笔挥毫时的专注神情……在海南区拉僧仲街道社区老年大学里,这样的幸福正变得真实可感,而这背后,是党对老年群体的深情关怀,更是“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理念的具体实践。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日前,记者走进拉僧仲街道社区老年大学,20余名银发学员正齐声学唱经典红歌。悠扬的歌声伴着琴声回荡,老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样的红歌课堂,已成为华苑社区教学点的常态。
合唱室里歌声嘹亮,舞蹈室里舞步轻快……在社区老年大学,丰富多样的课程内容,让每一位学习的老年人都沉浸其中、乐在其中。一位参加合唱的张阿姨激动地说:“我们这代人亲眼见证了国家从贫穷到富强的全过程,现在退休了还能在党的关怀下继续学习、唱歌,心里只有感恩。”
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要载体,海南区聚焦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将老年教育与基层治理、文明实践深度融合。在区委社会工作部、老干部服务中心、教育局和文化馆等多部门协作下,拉僧仲街道在华苑社区打造了这所“家门口的老年大学”,让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触角延伸到老年群体身边。
这里不仅开设了合唱、舞蹈、走秀、书法等课程,还组织了健康讲座、法律咨询、智能手机应用等实用培训。老年人可免费参与各类课程学习,全方位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62岁的贾桂梅说:“退休后原本心里空落落的,现在学会了跳舞,还交到一群好姐妹,每天都盼着来!”58岁的谢春杰不仅是合唱队主力,还主动担任班级联络员。她说:“以前觉得‘老有所学’是空话,如今晚年充实无比,这里就像我们的‘快乐驿站’。”
从“老有所养”到“老有所学”“老有所为”,从物质保障到精神关怀,拉僧仲街道以党建为引领,推动党的民生政策与群众需求精准对接。社区老年大学不仅传授知识和技能,更赋予长者“被需要”的底气和“有奔头”的生活,让银发岁月绽放出别样光彩。(刘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