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本网原创

诺贝尔奖得主呼和浩特开讲 跨学科学术讲坛启幕

讲坛开幕式现场

  本网讯(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王利军 实习生 田静怡)8月25日,由内蒙古医科大学主办的2025年跨学科学术讲坛在呼和浩特市开幕。讲坛围绕“跨学科视野下的生命科学与技术创新”主题展开,涵盖医学、理学、工学等多个领域。通过设置跨学科议题,旨在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激发创新思维,推动医理、医工交叉融合发展。

国内外专家学者汇聚一堂

  本次讲坛特别邀请了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赫尔(音译)教授、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罗文澜教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数字分子分析与科学研究所所长巴赞(音译)教授等跨学科领域的顶尖专家,以及国内多位业内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与该校师生代表等300余人碰撞智慧火花,共同探索生命科学与技术创新的无限可能。

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赫尔作讲座

  3位国际学者赫尔、罗文澜、巴赞分别作了“荧光显微镜的分子尺度分辨率和动力学”“可视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相互作用——细胞调控的生物力学机制”“共轭寡聚电解质:一种多功能的膜修饰平台”主题讲座。

  “生命科学与技术创新直接关系到人类健康水平的提升。通过跨学科合作,我们可以探索新的医疗技术和方法,提高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水平,为‘健康内蒙古’建设提供有力支持。同时,讲坛的举办也有助于提升公众对生命科学的认识,增强健康意识。”内蒙古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张晨在接受采访时说。

  据了解,当前生命科学领域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技术创新是推动生命科学进步的重要动力。跨学科合作能够打破传统学科界限,促进不同领域知识的融合与创新,为解决生命科学领域的复杂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编辑:何娟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