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第五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以下简称“中蒙博览会”)在呼和浩特开幕。自2015年首届展会成功举办至今,历经十年奋进,中蒙博览会已然成为两国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也让呼和浩特实现了从“区域城市”到“开放枢纽”的华丽转身。
中蒙博览会的诞生,源于国家战略的深远布局,同时也赋予了呼和浩特不可替代的使命担当。2014年,中蒙双方签署《关于建立和发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宣言》,共同提出举办中蒙博览会的倡议,这既是落实“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关键举措,也是两国深化政治互信、拓展务实合作的重要载体。作为历届展会的举办地,呼和浩特始终将办好中蒙博览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以最高规格、最优保障承接每一届盛会,努力成为中蒙友好合作的“永久会客厅”,成为国家向北开放战略落地的“核心执行区”。
乘着中蒙博览会的东风,呼和浩特正加速构筑面向俄蒙欧的“对外开放圈”,以实打实的贸易数据彰显其北疆开放高地的实力。2024年,呼和浩特在主要贸易市场中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贸易值最高,达141.9亿元、同比增长34%,占全市进出口贸易值的62.6%。“一带一路”市场已稳居首府第一大对外贸易市场;与全球160余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联系的同时,对蒙、对俄出口额分别占全市出口总量的18.7%和12.3%,成为中国对蒙俄贸易的“主力军”。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第四届中蒙博览会吸引超万名嘉宾客商参会,签约项目超200个,协议金额达3853.38亿元——一组组不断攀升的数据,印证了中蒙博览会的“磁吸效应”,也见证了呼和浩特从内陆城市到国际通商口岸的角色转换。
中蒙博览会不仅是经贸合作的平台,更是呼和浩特连接世界的“超级窗口”。作为中蒙两国重要的经贸交流活动之一,中蒙博览会已经走过10个春秋,办展规模、覆盖范围及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已成为深化两国经贸伙伴关系、服务中国向北开放的重要国际平台,为促进中蒙友好、深化东北亚地区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也让呼和浩特成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核心链接点”。
第五届中蒙博览会的全新升级,彰显了呼和浩特拥抱世界的更大格局与更强担当。本届博览会将举办时间提前至万物繁茂的8月,将展期延长至7天,并设置多个专业展馆集中展示新能源、现代煤化工等领域的领先成果,举办“中蒙矿业合作对接会”等精准对接活动。时间的调整、展期的延长、内容的聚焦,背后是呼和浩特对“国际化、专业化、实效化”办展理念的深化,更是这座城市主动服务国家战略、打造更具影响力开放平台的自觉行动。如今,中蒙博览会不再只是一场两年一届的展会,而是成为呼和浩特常态化链接全球资源、常态化服务区域合作的“长效引擎”。
十年之邀,是呼和浩特与世界的双向奔赴;下一个十年,将是呼和浩特在开放浪潮中再攀高峰的崭新征程。随着盛乐国际机场航空口岸建设、中欧班列线路拓展、跨境电商综试区升级等举措的落地,这座城市必将以中蒙博览会为支点,撬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向世界展现一个更具活力、更具韧性、更具影响力的北疆开放新标杆。(高宏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