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季节,随着空气中蒿草花粉浓度升高,蒿草花粉过敏问题给满洲里市市民生活带来诸多困扰,打喷嚏、流鼻涕、眼痒等症状频发,甚至诱发过敏性哮喘,极大降低了市民的生活质量。对此,满洲里市相关单位迅速行动、协同合作,打出一套“防、治、控”组合拳。

在“防”的方面,为极大程度减少过敏源头,近年来,满洲里市在重点时间节点开展集中、大规模清蒿作业。目前,全市范围内的第四次清蒿作业正在稳步推进。在城中草原清蒿现场,记者看到数十名工人正紧张有序地进行清蒿工作。他们头戴草帽,佩戴护目镜和口罩,身着长袖工作服,手持割灌机穿梭在草丛中,在机器的轰鸣声里,蒿草被逐一割除,每一片区域都被仔细清理,城中草原正逐渐褪去“致敏外衣”。




满洲里市园林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副经理侯瑞鑫说:“自7月起,满洲里市园林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对全市展开了一系列清蒿行动,清除区域主要包括景观绿地、生态绿地以及居民区周边绿地,累计清除面积约1015万平方米,其中公园广场等景观绿地约905万平方米,生态绿地及居民区周边约110万平方米。通过人工除蒿管理,降低蒿粉引发的过敏问题,提升市民生活质量,让市民更具幸福感。”
在“治”“控”方面,满洲里市人民医院专门开设了变态反应(过敏)科,用于诊治过敏性疾病。目前,北京世纪坛医院变态反应(过敏)科专家高帆正在满洲里市人民医院帮扶出诊。她表示:“针对秋季花粉过敏的患者,建议在花粉季通过使用口服抗过敏药、鼻喷药、眼药水等方式对症控制症状。在花粉季过后,即9月末就可以进行脱敏治疗,而脱敏治疗通常需要2到3年时间。”据了解,此前满洲里市人民医院也多次指派医护人员前往北京地区的三甲医院进修学习,如今已能通过抽血、点刺等方式精准检测过敏原,诊疗水平与北京接轨。
同时,满洲里市人民医院每日都会通过公众号发布主要致敏花粉播报,涵盖满洲里市人民医院花粉监测点、满洲里市人民政府花粉监测点、满洲里市南区医院花粉监测点的监测数据,方便过敏人群及时查看,为他们的日常防护提供重要参考。
从全域覆盖的清蒿作业,到医院的专业诊疗与信息服务,满洲里市始终以民生需求为导向,将健康保障融入城市治理的各个环节。这场多部门协同开展的“防过敏行动”,不仅实实在在地守护着市民的健康,更体现出城市治理的精细化与人性化,为打造更具幸福感、更宜居的城市持续贡献力量,让市民在每个季节都能安心生活、舒心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