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引绰济辽工程全线试通水以来,截至8月26日,清透的绰尔河水穿越百里,源源不断地向通辽市莫力庙水库注入,累计注水量已达到3400万立方米,流量保持在每秒7.06立方米。莫力庙水库,这座曾饱受干涸之苦的亚洲最大沙漠水库,如今波光粼粼,水草丰茂,焕发出蓬勃生机,成为国家重点水利工程成果的生动写照。

莫力庙水库航拍图。 宋学博 摄
水库水域面积的扩大与岸边草木的繁茂,不仅是生态的奇迹,更是科学调配水资源的典范。随着工程的持续推进,库区水面将逐步扩大,通辽市的水资源配置将更加科学合理,百姓们也因这汪清泉的滋养,对未来的水生态环境充满信心。

莫力庙水库向下游的孝庄河实施生态补水。 宋学博 摄
尤为令人振奋的是,8月15日,莫力庙水库首次向下游的孝庄河实施生态补水。当天上午8时,泄水闸闸门缓缓升起,清澈的绰尔河水奔腾而出,沿着输水河道流入通辽市区的孝庄河。这一刻,标志着引绰济辽工程不仅实现了从绰尔河到莫力庙水库的科学引水,并将生态效益延伸至更下游区域。
此次补水,是引绰济辽工程通过莫力庙水库科学调度的成果。湿润的空气、蓬勃的水草、灵动的鱼群……一幅幅画面生动展现了良好的水生态环境正在逐步形成。引绰济辽工程将百公里外的优质水资源引入通辽市区,不仅有效缓解了辽河流域长期存在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更在区域水生态格局优化、城市生态用水和民生需求保障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

引绰济辽工程为城市注入清波、水草风茂、生机盎然。 张启民 摄
莫力庙水库的显著变化,以及工程辐射能力的增强,极大地提振了百姓对水资源安全保障的信心。未来,随着引绰济辽工程的持续推进,通辽市和兴安盟南部地区的水资源配置将更加科学合理,为改善区域水生态环境、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以及支撑地区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动力。(山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