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思享 > 北疆观察

风雨中最值得信赖的脊梁

  前不久,包头市土右旗遭遇罕见的强降雨天气,引发严重洪涝灾害,部分区域房屋进水、道路中断、设施受损,但在全市党员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有序恢复。

  这些日子,关于汛情的报道中,经常看到党员干部们冲在一线,带领乡亲抗击洪水、抢修堤坝、共护家园的身影。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一点是:他们完全没有所谓的“干部样”——脸晒得黝黑、鞋上满是泥、干活利索、走路带风,如果不是有人告诉,很难分出哪一个是干部。

  土右旗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建军,50多岁的人还能一手一个沙袋,只有干过活儿的人才知道这袋沙子的重量。这位在苏波盖乡工作生活多年的“老书记”,在关键时刻重返“第二故乡”抢险救灾。

  双龙镇王木匠村党支部书记齐东东是个90后。在填装沙袋的现场,从他熟练的操作、手上的老茧和胳膊的肌肉变化一看便知:沙袋没少装,铁锹没少用,这活儿没少干。

  老党员孟瑞强连续坚守防汛一线16天,对讲机、手机在手中来回切换。他除了每天沿河堤巡查、核对物资需求清单、协调车辆、组织装卸等工作之外,还是大坝上的“快递老哥”,每到饭点便踏着泥将盒饭、饮用水等送到每一名值守人员手中。

  黝黑的脸庞,是烈日风雨的见证;沾满泥土的双脚,丈量的是与群众心贴心的距离。抗洪一线上,这样的党员干部还有很多,他们用一言一行生动诠释着什么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他们不在乎表面的样子,只在乎肩头的担子和百姓的安危。他们不曾把自己当作干部,却用实际行动树立了干部最该有的模样——那是风雨中最值得信赖的脊梁,是洪水冲不垮的主心骨,是人民群众心中最高大的“干部样”。(张富博)

编辑:刘晓君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