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盟市新闻 > 乌兰察布

察右中旗科布尔镇:特色产业“开花” 村民增收“结果”

  “你看看我家这新盖的砖瓦房,再看看院里停的小轿车,都是托了特色产业的福!”近日,记者走进察右中旗科布尔镇乳泉村,村民樊改先边挤牛奶边告诉记者,“以前守着几亩耕地,一年到头攒不下几个钱。现在村里办起了奶制品加工厂,牛奶不愁卖,还能在厂里上班拿工资,日子越过越好啦!”

  近年来,察右中旗科布尔镇立足资源禀赋,深挖乡村特色,坚持以“一村一品”为目标,培育乳泉村奶制品、阿令朝村粮油加工等特色产业,走出一条“产业引领、品牌赋能、联农带农、创新模式”的致富新路径,有效提升了村民幸福指数。

  立足本土资源是“一村一品”的根基。乳泉村依托草原牧区丰富的奶业资源,深挖蒙古族传统奶食品文化,以纯手工制作工艺打造“蒙牧乳”品牌,将牛奶从单一的饮品转化为奶皮、奶豆腐等10余种高附加值产品,让“草原奶味”走出内蒙古、飘香全国。阿令朝村凭借丘陵地带独特的气候、土壤条件,聚焦小麦、菜籽、胡麻等特色农作物,以“天然无公害”为卖点,通过粮油加工将田间地头的“土产品”变成餐桌上的“放心粮”,让“丘陵味道”成为市场抢手货。

  品牌是产业的“身份证”,更是打开市场的“金钥匙”。乳泉村注册“蒙牧乳”商标,从包装设计到品质管控全程发力,通过电商直播、短视频宣传等方式,让传统奶食品搭上互联网快车,产品远销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阿令朝村注册“蒙科阿令朝”标志,以SC食品生产许可证为质量背书,通过“支部+企业+农户”模式强化品控,产品覆盖呼和浩特、北京等10余个城市。

  产业要长久,群众得受益。乳泉村奶食品加工厂优先吸纳了周边30名村民就业,让农牧民在家门口实现“养殖+务工”双增收。阿令朝村创新“支部+企业+农户”模式,企业提供优质种子、农户订单种植、支部协调服务,形成从种子到产品的全链条合作,为村民提供代加工服务降低成本,村民的种植积极性愈发高涨。

  模式创新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乳泉村打破传统家庭作坊模式,以村集体经济为纽带,整合分散的手艺人资源,建立标准化加工厂,通过“线上直播+线下批发”拓宽销路。阿令朝村跳出“单打独斗”的局限,以SC认证为突破口,推动加工作坊升级为标准化工厂,既搞自主生产,又为村民代加工,通过“自销+代加工”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

  察右中旗科布尔镇党委书记魏月庭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深耕特色产业,进一步挖掘各村的资源禀赋和产业潜力,因地制宜培育更多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一村一品”项目。同时,持续强化品牌建设,完善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让更多村民共享产业发展成果。(崔峻峰  周慧玲)

编辑:贾小燕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