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时节漫步通辽,花红柳绿,大街小巷干净整洁,公共秩序井然有序,志愿服务温暖人心,文明之花在这座城市处处绽放。尤其是八月中旬开展的“文明新风进万家”全市农村牧区移风易俗故事汇巡演活动,更是将文明新风吹遍科尔沁大地,让通辽城野焕发出全新的文明风貌。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8月12日、14日、15日,中共通辽市委宣传部、通辽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的“文明新风进万家”全市农村牧区移风易俗故事汇巡演活动先后来到扎鲁特旗、科尔沁区、奈曼旗三地。以文化人、以艺通心,文化盛宴携带文明乐章在北部、中部、南部三个区域奏响,同步推动通辽全境移风易俗深入人心。

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生动传播移风易俗理念,引导广大农牧民自觉摒弃陈规陋习,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今年的移风易俗故事汇巡演活动创新形式,以文艺赋能文明理念传播。“文艺+宣讲”,北部片区的扎鲁特旗演出现场,诙谐幽默的小品《咱家有喜》以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喜事喜办勾起人们的好奇心,再一步一步在笑料间演绎普通人如何完成从“攀比办宴席”到“简朴办喜事”的思想和行动上的转变。奈曼旗“第七届全国文明村”的驻村干部改编歌曲《月亮翻过小山坡》悠悠唱起,熟悉的旋律唱出了以文明创建引领文明乡风的涵养化育……“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原创节目更具感染力,这样的创新表达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域特色,让刘玉翠为代表的现场观众看得进去,入得心中。“今天这场移风易俗故事汇巡演真是越看越有滋味!看完我觉得这些新风气不是喊口号,真能落到实处,它让咱老百姓日子过得更轻松、更舒心。希望以后能够多一点这样的活动,让更多人都学学这些好做法!”

如何绘就一幅“文明浸润城乡、新风温暖万家”的生动画卷,除了积极动员百姓投入到传播文明新风的行列当中之外,干群携手,分工合作更能凝聚出共同参与的精神文明建设全民行动。本次巡演活动期间,各片区乌兰牧骑文艺骨干发挥专业优势,精心编排《移风易俗新十条》等原创节目;基层党员干部化身“政策宣讲员”,将移风易俗内容融入快板、好来宝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当地群众更是以身边人演身边事,用质朴的表演讲述“高价彩礼变新风”“厚养薄葬显孝心”等动人故事。“专业演员+党员干部+普通群众”演出模式,保证了汇演的文艺属性与宣传效能。“拥抱简约适度、科学文明,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我们生活品质的内在需求。此次活动能让更多人从自身做起,从小家做起,以无数个‘小切口’的文明实践,共同描绘出与新时代同频共振的文明画卷。”奈曼旗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主任王浩然表示。

跨区域联动的文化实践除了精心准备的文艺节目,主承办方还充分利用人员聚集效果,在活动间隙推出“板凳微宣讲”,用聊家常的方式解读移风易俗政策。有奖问答环节围绕村规民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引得观众争相参与。寓教于乐的灵活形式,巧妙地将文明理念润物细无声地融入轻松氛围中,让“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的文明理念在互动中入脑入心,真正实现文明新风从台上传递到台下,从理念倡导走向生动实践。
据统计,本次巡演活动覆盖农牧民群众超万人次,许多观众表示“节目演的就是身边事,道理易懂又暖心”。下一步,通辽市将持续深化移风易俗行动,创新推出更多“文艺+”模式,以文化人,以艺引导,让移风易俗的种子在全市广大农牧民心中生根发芽,助推文明新风尚在农村牧区广泛传播、扎根生长。
记者 李肖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