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乌海市外贸发展势头强劲。1—7月,全市完成进出口总额10.5亿元,同比增长84.1%,增速居自治区首位,已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79.79%。其中,出口10.3亿元,同比增长83.5%。这一成绩获得自治区商务厅高度认可,相关经验做法向全区推广。
围绕经营主体培育,乌海市逐步构建“龙头引领、梯队跟进”的外贸企业培育体系,形成差异化发展格局,实施“外贸提质增效”专项行动,建立“一企一策”帮扶机制,推动内蒙古宜化、君正等龙头企业发挥产业链带动作用,同时为中小企业提供通关、资质、市场等精准服务。
政银企协同发力,显著增强企业拓展能力。通过专项贷款、信用保险等组合拳,累计为企业提供融资支持4.7亿元,并成功培育全市首家AEO高级认证企业——内蒙古佳瑞米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取得AEO认证后,通关更便捷,客户对我们的认可度也更高了,为我们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增强了底气。”公司总经理韩吉珍说。
针对内陆城市物流瓶颈,乌海市积极推动“借港出海”,依托天津港物流发展有限公司乌海服务中心、河北港口集团唐山港—乌海内陆港等平台,企业实现“一站式”通关和全程物流可视化管理,物流成本下降30%。目前,乌海市多家企业依托天津港开展进出口业务,年进出口总额超2亿元。
本土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乌贸通”发挥重要助推作用。该平台整合资质、通关、营销等全流程服务,2024年服务总额近6亿元,其中乌海本地企业占比达3.94亿元。“一个电话解决外贸全流程问题,让我们真正实现了‘轻装出海’。”乌海市绿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樊荣告诉记者,2024年仅出口一项带动企业整体利润率提高15%,国际拓展能力明显增强。
乌海市积极抢抓《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和“一带一路”机遇,组织企业参加上海国际化工展、广交会等国际展会,1—7月对RCEP成员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分别增长65.4%和59.6%。在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化工展览会上,16家乌海企业集中亮相,“乌海制造”影响力不断提升。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1—7月,乌海海关共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142份,签证货值1.7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33%和190.74%。依托“关长送政策上门”、原产地证书智能审核等机制,海关为企业提供定制化享惠方案,证书自助打印率已达73.86%,显著提升通关效率。
当前,乌海市正以“平台+通道+产业”为核心,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型经济体系,推动内陆工业城市向开放高地迈进。下一步,乌海市商务部门将继续巩固外贸增长良好态势,重点在培育新业态、开拓新市场、优化服务环境等方面持续发力,确保完成全年外贸目标任务,为自治区建设国家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贡献更大力量。(刘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