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综合新闻

开创“官方带娃”模式 赤峰市多元托管破解暑期“看娃难”

  8月27日,赤峰市林西县总工会暑期托管班在“东山农场小勇士”夏令营活动欢乐结束,100余名职工子女在为期一个月的托管班里度过了充实而有意义的暑假。

  “以前暑假总担心孩子没人管,现在有了工会的托管班,不仅能安心上班,还能看着孩子学运动、长本领,特别放心!”林西县一名职工家长的感慨,道出了众多参与者的心声。

  暑假的“看护难”曾让无数双职工家庭“眉头紧锁”,而这样的安心场景,在赤峰城乡遍地开花。

  今年夏天,赤峰市总工会创新打造“官方带娃”模式,在各个旗县区建成20余个爱心托管站点,开展课业辅导、素质拓展等活动200余项,为近千个职工家庭提供多元化、高质量的暑期托管服务。

  托管班打破传统“看护+作业辅导”的单一模式,精心打造系列特色实践课程,组织孩子们走进辽中京博物馆,触摸辽代文化脉络,感受家乡厚重的历史底蕴;前往黑里河生态保护区开展研学活动,通过实地观察植被,聆听生态知识讲解;欣赏中国传统舞狮和变脸表演,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非遗的魅力。“平时跑外卖没时间照顾孩子,工会托管班带孩子学知识、见世面,真是帮我们解决了大难题!”新业态从业者家长王秉乾感慨道。

  在赤峰各地,“工会带娃”以看得见的温情与实效,织就一张“安全守护+快乐成长”的幸福网。

  林西县总工会依托工人文化宫场地资源,联合专业教练团队开设羽毛球、足球等体能拓展课程,并配套职工书屋提供阅读空间,累计服务职工子女120人次。

  红山区西屯街道、永巨街道托管班依托高校暑期实践团队,组织3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提供公益看护服务,重点解决低收入职工家庭、网约车司机等新业态劳动者子女托管需求,累计服务150人次。

  克什克腾旗、阿鲁科尔沁旗、翁牛特旗总工会联合社区开设10个托管点,发动退休教师、党员志愿者承担辅导任务,通过作业辅导、手工绘画等活动,让农牧民工子女感受关怀……

  小托管,托举大民生。当工会以“家”的温度编织守护之网,赤峰职工感受到的是对劳动者最深沉的敬意与最坚实的支撑,彰显着一座城市对劳动者的温暖关怀。(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肖璐)

编辑:孙丽荣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