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绥蒙革命纪念园前的英雄群雕。

在绥蒙革命纪念园,讲解员为参观者深情讲解。梁子萌 摄
三道石栏拱桥,一座纪念绥蒙各族军民浴血奋战的《丰碑》铸铜群雕,远处矗立着红窗黛瓦、檐角上翘的高大建筑,便是走进凉城县绥蒙革命纪念园时次第映入眼帘的景象。这里,是绥蒙革命的历史见证,是人们驻足凝视、铭记峥嵘岁月、缅怀革命先烈的重要场所。
“绥蒙革命纪念园,占地30万平方米,包括纪念馆、纪念堂和纪念塔3个核心建筑以及雕塑区、革命活动旧址区、郑天翔旧居和游客服务区7个单元。”绥蒙革命纪念园讲解员张叶向参观者介绍道,纪念馆展馆由序厅和4个展区组成,全面展示了绥蒙地区各族人民在各时期的革命历史。
展馆内,张贴的每张照片、陈列的每一件文物都仿佛默默诉说着这段不能忘却的历史:进犯绥蒙地区日军的暴行,建立根据地的战略部署,英勇无畏的革命先烈……照片背后是前辈们浴血奋战、不屈不挠的勇毅与担当。
在“八路军在绥南的抗日斗争”主题展区前,68岁李富和正带着8岁孙女李一格参观展览。李富和仰着头端详历史图片和文字注解,不时俯身为孙女轻声讲解。李一格个头不及展柜高,眼中尽是好奇,时而指着展柜中的革命文物询问爷爷。
“这些本地革命历史都是我小时候听父辈讲述的,那些故事就像一颗颗种子,在我心里生根发芽,让我从小就明白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李富和表示,“如今,特意带孙女来看真实的历史物件,就是想把这段红色记忆亲自讲给下一代听,让孩子从小了解革命历史,记住现在的和平与安宁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要好好珍惜。”
“凉城县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革命老区,县城境内西北侧的蛮汉山是党中央在绥蒙地区建立的第一个抗日根据地,也是大青山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延安通往绥蒙地区打通要道,成为保卫晋西北解放区的战略要地。”张叶向参观者介绍。
抗日战争时期,以凉城马头山为中心的绥南地区,是八路军晋西北抗日根据地连接大青山根据地绥中、绥西地区和苏联的交通要道,是绥蒙人民坚持长期抗战的战略支点之一。1937年9月下旬,宋时轮支队、八路军警备六团、雁北独立六支队活动在雁北、丰镇、凉城、清水河一带,宣传党的抗日救亡主张并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建立了以马头山为中心的抗日民主政权。
“绥蒙革命纪念园开放以来,共接待区内外爱国主义教育活动3000多场(次),接待参观人数60多万人(次),已成为内蒙古中西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党员干部教育的重要场所。”凉城县委宣传部新闻股负责人苏俊表示,下一步,凉城将充分深挖红色资源中蕴含的信仰力量与时代价值,发挥爱国主义教育阵地的功能作用,引导参观者在沉浸体验中汲取磅礴力量。
参观渐近尾声,老人缓缓牵起孙女稚嫩的小手,两人的身影在纪念馆的回廊中渐渐远去。李一格眼中闪烁着对革命历史的好奇与敬仰,那颗“敬仰先烈”的种子,已在她纯真的心田悄然生根发芽。(郝帅鹏 冯华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