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汛以来,化德县自然资源局深入贯彻落实各级防灾部署,优化升级防治机制,修订完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商机制》《汛期调度机制》《预警信息传递响应机制》“三个机制”,全面构建“会商—调度—预警响应”全链条工作体系,做好汛期全天24小时值班制度,筑牢汛期安全防线。
构建全流程评估机制。细化会商评估标准,补充地质灾害风险等级、发生可能性、新增隐患点、影响范围及程度4类专业评估要求,精准明确重点防范区域和对象。明确部门职责分工,提高会商工作效能,为针对性防范措施提供有力支撑。
实施全方位分级调度。锁定三级预警标准,明确黄、橙、红预警发布条件,实现预警发布100%标准化。匹配分级调度职责,按预警级别对应调度人员及职能,按雨量实况增设动态响应机制,增强调度针对性与灵活性。压紧属地责任链条,规范地灾防指办职能职责,确保防灾调度精准高效、规范有序。
创新全链条响应模式。充分利用“两微一端”“村村响”等方法手段,细化信息传递方式,大幅提升预警覆盖面与及时性。同时,新增针对不同预警的分级响应措施,动态优化力量统筹分布,精准布防基层应急力量,保障响应全链条高效运转。(孙国俊 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