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盟市新闻 > 乌海

低碳拓路 绿能领航

  近年来,乌海市以低碳发展驱动产业绿色变革,从政策引导、绿色低碳技术攻关、绿色市场培育和完善、区域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着手,加快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绿色变革,以资源的循环流动,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聚链成群 谋划发展

  近日,在乌海市鑫桥物流有限责任公司乌达绿能低碳物流园项目现场,挖掘机、打桩机隆隆作响,一线工人忙碌穿梭、管理人员紧盯全场,推动项目建设“加速跑”。

  这座即将建成的低碳物流园区,会呼吸、能思考,致力于构建一个绿色、高效、智能的物流生态系统。

  乌海市鑫桥物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苏鑫介绍,该项目计划建设6座重卡充换电站、一座加气站、一座加氢站,以及绿能数字化信息平台、现代化大宗仓储交易中心、屋顶分布式光伏等设施,通过优化能源配置、降低运营成本,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据了解,该项目利用屋顶和停车场的光伏板发电,实现全额自发自用,每年可节约用电1000万度,相当于节约标准煤3000余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200余吨。此外,园内的充换电站、分布式电源和负荷侧的有效连接,形成了多能互补的微电网,有效提升电网调峰调频能力,为物流园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

  “项目预计今年11月底建成投运,打造集‘光、储、充、换’于一体的绿色智慧物流枢纽,实现绿电输送、换电站储能及消纳,推动物流产业高效化、智慧化、清洁化发展,为乌海市物流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提供有力支持。”苏鑫说。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内在要求。近年来,乌海市充分挖掘绿电绿氢应用场景,依托丰富的绿色能源消纳优势,壮大新能源产业,全力打造区域绿色能源消纳基地。同时,统筹实施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高效利用土地资源,推广板上发电、板下种植互补模式,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

  加快推动能源绿色变革,乌海知行合一。乌海市主动服务融入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建设大局,抢抓机遇、先行先试,以“不坐不等、敢抢敢争”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向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进军,推动新能源装备制造聚链成群。

  内蒙古兴发科技有限公司乌达区9.02万千瓦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是乌海市今年签约落地的重点项目。企业从项目备案到获得征收使用草原的行政许可核准,仅用时3个月。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政府主动服务、高效协调,简化审批流程,开通绿色通道,极大缩短了前期手续办理时间。这种务实的作风让我们深感温暖,也坚定了我们在本地投资发展的信心。”内蒙古兴发科技有限公司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现场技术负责人王伟说。

  低碳循环 向绿而行

  8月5日,在内蒙古华聚再生资源发展有限公司项目建设现场,吊机正在进行吊装作业,工人们喷涂防火涂料、安装管架,项目建设紧张而有序。

  据介绍,该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报废汽车拆解联合厂房、废钢处理联合厂房、橡胶及塑料破碎厂房、预处理厂房等。项目全面投产后,每年可处理3万辆报废机动车、20万吨废钢铁,创造就业岗位90余个。

  作为一种可以循环使用的资源,废钢铁是钢铁产业的重要补充资源,可以有效减少铁矿石、石灰石、煤炭等自然资源的使用量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气体的排放量。当前,我国废钢铁行业在钢铁产业的快速发展和环保政策的持续推动下,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链日益完善,废弃物循环利用项目大有可为。

  内蒙古华聚再生资源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党树树介绍,一辆小型报废汽车经过精细化拆解后,至少可回收废橡胶30千克、废塑料70千克、废钢铁700千克;发动机经精细化拆解后,可用来回收的物料有近50种。该项目全面投产后,将进一步完善乌海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为乌海市发展循环经济、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助力。

  “双碳”目标为乌海市绿色低碳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企业向环保方向转型升级提供了新机遇。

  乌海蓝益环保发电有限公司近年来持续进行技术升级改造,相比一般火力发电厂每年可节约标准煤5.24万吨,年节约成本1137万元,通过开展能耗设备更新工作,为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

  内蒙古源宏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投入4.5亿元,自2023年起对所有旧装置进行全流程自动化升级改造,实现投料、出料、输送管道全密闭运行和气体集中收集处理,进一步提升安全环保水平。

  乌海能源公司将新设备、新工艺融入“洗选”生产各环节,精煤回收率提升2.41%,综合回收率提升7.65%,通过设备更新布局新技术、新产品,有效提升市场竞争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企业进行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不仅是单纯的设备替换,更是提高生产效能、顺应绿色低碳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乌海市积极推进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越来越多的企业向新设备、新技术要“新质生产力”,加速构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为者常成 行者常至。如今,低碳发展如同一股强劲的时代浪潮,引领并驱动乌海市产业发展进行深刻的绿色变革。面向未来,乌海市将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让绿色、低碳成为乌海市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编辑:朱国义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