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科教文卫

师生暑期夯实国通语根基

  “这个暑假,我系统学习了‘大单元教学’理念,还掌握了跨学科学习的设计与评价方法,现在新学期备课思路更清晰了。”近日,通辽市科左后旗甘旗卡镇第三小学青年语文教师于颖展示着写满批注的业务学习笔记。在这个假期,该校师生以学为伴,用知识充实暑期生活。

  作为学校的业务领导和语文骨干教师,于颖将暑期视为专业提升的黄金期。学校提供的“新课标背景下语文教学转型”“跨学科融合教学策略”等专题视频讲座,正契合她的教学需求。“以前教《富饶的西沙群岛》侧重于词句的积累,现在我更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文字感悟家国情怀。”于颖表示,这些学习让她对语文课程的育人价值有了新认识,对于自己未来的教学工作信心更足了。

  教学理念的更新,正在悄然改变着学生们的学习方式,让阅读自然而然地成为暑期生活的“主基调”。甘旗卡镇第三小学三年级学生乌驰然捧着刚读完的《安徒生童话》,兴奋地分享自己的收获,“书里‘夕阳像融化的金子’这样的描写启发了我,我写的‘月光像碎银子铺在院子里’,还被妈妈夸奖了。”这个假期,她读了6本课外书,读书笔记上不仅有精彩的词句,还配有她亲手绘制的故事插图。“每天读半个小时的书,比玩手机更有趣,现在我能声情并茂地讲《哪吒闹海》了。”乌驰然笑着说。

  “暑期学习不是简单的补课,而是为师生搭建自主成长的平台。”甘旗卡镇第三小学党支部书记张霞介绍,学校始终坚持“假期是提升期”的理念,针对教师群体提供“菜单式”学习资源,内容涵盖教育政策解读、课堂管理技巧等多个学习模块,确保每位教师都能找到适配的提升路径。面向学生推行“分级阅读+实践输出”模式:低年级学生通过绘本阅读培养语感;中高年级学生结合读书笔记、故事讲述等巩固学习成果;同时还开展亲子阅读活动,构建家校共育环境。

  “师生在假期中的沉淀成长让我们对新学期充满期待。我们将继续发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持续提升教学质量。”张霞说。(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薛一群  实习生  刘宏杰)

编辑:孙丽荣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