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盟市新闻 > 阿拉善

阿拉善盟:“金融活水”助力民贸民品企业迸发新活力

  近日,记者来到阿拉善左旗嘉利绒毛有限责任公司,只见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作响,工人们干劲十足,正在加班加点赶制订单,一派繁忙景象。作为阿拉善盟新获认定的民族贸易企业,该公司预计今年可享受数十万元贴息资金,将为企业缓解流动资金压力、提升原料储备能力提供有力支撑。

  据了解,2025年度民族贸易企业名单于近日发布,阿拉善盟共有27家企业成功入选,嘉利绒毛便是其中之一。“被评为自治区民族贸易企业,对我们来说是一项重大利好,贴息政策显著降低了原料收购的资金成本,而且金融机构的信任和贷款支持也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发展动力。”嘉利绒毛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治军说。

  同样入选名单的阿拉善盟新牧村牧业有限责任公司,享受的民族贸易贷款贴息利率达2.88%,在这一政策支持下,企业大力推进标准化牛舍建设和精细化管理,有效降低了融资成本,提高了生产经营效益。该公司还通过订单收购牧民饲草料、合作养殖、提供技术指导等方式,帮助周边牧民拓宽增收渠道,实现了企业发展与牧民致富的双赢。“贴息资金有效缓解了企业在采购和生产升级方面的压力。未来,企业计划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改进生产工艺,研发更多健康产品,带动周边牧户共同增收。”该公司经理王锐告诉记者。

  “十四五”以来,阿拉善盟民贸民品企业培育工作成果丰硕,全盟累计39家企业被认定为民族贸易企业或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经年度动态调整,目前保留27家,覆盖种养殖、绒毛加工、沙产业、牛肉深加工等多个特色行业。各级民委联合财政、人民银行等部门协同推动民贸民品贷款贴息政策落地见效,至今已累计争取贴息资金3776余万元,惠及企业21家。阿拉善盟相关部门严格加强贴息资金使用监管,通过走访调研、第三方审计和跨部门联审等多种方式,确保资金规范高效使用。对不符合条件的企业及时清退,推动民贸民品企业良性发展。

  在一系列政策推动下,民贸民品企业已成为阿拉善盟促进民族团结、助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截至目前,全盟相关企业共带动就业近500人,年销售农副产品和民族特需商品总额突破10.7亿元,逐步形成以绒毛、沙产业、牛肉制品等为代表的一批区域特色鲜明、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产业集群,为乡村振兴和民族团结进步注入了新的活力。

  阿拉善盟民委副主任韩静波表示,将充分发挥民贸民品企业在促进特色产业发展、拓宽就业渠道、深化民族团结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不断优化服务管理机制,加强政策宣传和融资激励,支持企业做大做强,为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出积极贡献。(王萍 李昕冉 那日苏

编辑:张圆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