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路曾因"大坑套小坑"的恶劣路况闻名——路面坑洼最深达25厘米,车辆颠簸如"摇煤球",群众戏称其为“悬挂杀手”。年久失修与排水系统缺失导致路面破损、路基沉陷、积水内涝等顽疾,不仅威胁出行安全,更制约沿线经济发展。尽管群众多次反映,但因涉及道路养护与通辽市政排水系统协同改造的复杂工程,问题一直未能根治,最终演变为广受诟病的"民怨路"。

省道305线金宝屯街里路面水毁
“单靠养护修补治标不治本,必须与排水系统改造‘双管齐下’。”通辽市公路养护中心养路科科长李国民表示。民有所呼,我有所应。2024年以来,通辽市公路养护中心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将此事列为“为民办实事”重点项目,主动对接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和科左后旗政府,争取到上级投资资金600万元、地方投资资金366万元,实施“养护工程+排水设施”联动整治:实施养护工程3.5公里,新建排水管网0.9公里,增设集水井60个。不仅解决了道路破损问题,更实现了“大雨不积水,暴雨不内涝”,让这条曾经的“民怨路”真正变成了服务群众的“民心路”。

省道305线金宝屯街里路基换土、安设排水设施
如今,改造后的省道305线旧貌换新颜:沥青路面平整如新,路侧排水沟渠畅通无阻,早晚高峰车流有序通行。沿街商铺的店主们也纷纷点赞,笑着说:“路好走了,客人多了,生意都比以前红火了!”

省道305线施工后路貌
通辽市公路养护中心以一场“刀刃向内”的硬核改造,让省道305线金宝屯段从“群众吐槽榜”跃居“民心工程榜”。变化的背后,折射的是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印证的是群众路线的践行。实实在在的改造成效证明:只要心里装着群众,就没有修不好的路;只要真心为民服务,就一定能赢得群众赞誉。(王朝贺 陈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