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岁的退休教师李阿姨用短视频科普传统剪纸技艺,账号半年吸粉超200万;72岁的张爷爷自驾环游中国,沿途记录风土人情的Vlog播放量屡破百万。越来越多的“银发网红”活跃在网络上,打破了人们对老年人“不懂科技、远离网络”的刻板印象。他们以自身独特的生活阅历和积极的态度,征服了观众,展现了老年群体如何在数字时代焕发光彩。
以“真”破圈,拉近代际情感。“银发网红”的成功,得益于其真诚与生活化的内容。李阿姨剪纸时,布满老茧的手指;张爷爷自驾途中偶尔迷路的情节;老年夫妻在直播中的日常争执与默契配合,这些细节不仅让观众感受到“爷爷奶奶辈”的鲜活和可爱,还唤起了年轻网友对老一辈的情感共鸣,许多人留言:“看张爷爷的视频,想起了外公。”这种情感的共鸣,搭建了代际沟通的桥梁,使得年轻人重新关注老年人的生活与情感需求,也让老年人在网络空间获得了尊重和认同。
以“专”立足,释放晚年价值。“银发网红”在视频中不仅仅是在记录生活,更是将数十年的职业经验转化为有价值的数字内容。退休医生通过视频科普慢性病管理,讲解用药误区;退休工程师展示老式机械的技术原理;退休语文教师解读古典诗词,让传统文化走得更近。这些内容不仅填补了某些领域的知识空白,更让“老有所为”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社交养老方式。老年人通过这种“专业输出”,展示了晚年的价值,不再是被照顾的群体,而是为社会贡献智慧和力量的“宝藏前辈”。
以“融”破界,推动数字包容。“银发网红”的崛起,标志着老年群体积极拥抱数字时代。过去,数字鸿沟让许多老年人对网络望而却步;而现在,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通过子女的帮助、社区的培训,学会使用短视频、直播和在线支付等功能。他们通过社交平台结识新朋友,丰富精神生活。与此同时,社交平台推出了更加友好的“老年模式”,商家也在优化线下服务的同时兼顾老年群体的线上需求。这种双向努力,让数字世界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属,而是一个所有人都可以参与的空间。
“银发网红”的兴起,是老年群体自我价值的觉醒,也是社会数字化进步的体现。网络世界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多的生活可能,期待未来能有更加完善的支持体系,让更多老年人轻松融入数字时代,在网络上展示属于自己的光彩,推动社会实现更深层次的代际互动与融合。(文/刘昭磊 通辽市委网信办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