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思享 > 地评线

广州东站“去泡面化”带来的启示

  最近,广州东站悄然下架泡面,换上捞面、拌面等“低气味速食。这一“去泡面化”行动引发了广泛热议。支持者与反对者各持己见,在这争议背后,是公共空间里个人自由与集体权益的碰撞。

  从维护公共环境的角度看,高铁“去泡面化”有其合理性。高铁车厢密闭性强,泡面蒸汽中的油脂分子易形成气溶胶,持续的气味对孕妇、儿童及呼吸道疾病患者极不友好。尤其是在暑运、春运等客流高峰期,车厢内人员密集,泡面气味更会让原本就不宽松的空间环境变得更加难以忍受。此外,泡面汤汁若溢出,不仅会弄脏车厢地面,增加保洁难度,还可能引发滑倒、烫伤等事故。

  然而,从乘客的角度来看,“去泡面化”却剥夺了一部分人的选择权。泡面以其经济实惠的特点,成为一部分人长途旅途中的刚需。高铁盒饭价格动辄四五十元,而传说中的15元“亲民套餐”常常处于“售罄”状态 ,相比之下,均价5元左右的泡面,具有明显的性价比优势。许多乘客表示,自己并不是非要吃泡面,只是高铁上的其他餐食性价比太低,泡面便成了无奈之选。如果高铁餐饮能做到物美价廉,谁又会执着于气味较大的泡面呢?

  解决“泡面困局”,关键在于铁路部门提供更加精细化的服务。例如,广铁已经试点设立“气味友好专区”,在餐车中设独立通风区域,供乘客食用泡面,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做法。同时,12306平台可进一步优化,增加更多“餐食喜好”选项,以便更精准地调配餐车供应;推出更多“平价热食套餐”。此外,铁路餐饮市场应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垄断,让更多优质餐饮企业参与其中,通过市场竞争降低价格,提高性价比。

  真正的文明,不是简单地“禁止选择”,而是让每一种合理需求都能得到妥善满足。高铁餐饮能够同时提供商务套餐和家常小菜;乘客可以选择座位上的热链餐食,也可以在专门区域安静享用泡面。这样的公共空间,才真正体现出现代治理的温度。希望高铁服务在升级的过程中,能够更多地考虑不同群体的需求,在优化乘车环境的同时,也保障乘客的基本权益,让高铁出行不仅高效,还充满人情味。(文/张一聪 通辽市委网信办推荐)

编辑:刘晓君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