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创新建立“村居吹哨”未诉先办机制,在12345热线平台开发专属功能模块,村(社区)书记可随时对需要部门处理的事项“吹哨”,市区两级职能部门及时“应哨”处置,推动基层主动发现并解决问题,走出了一条有效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的路径。
在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村居吹哨”未诉先办机制以“吹哨”指挥棒构建起“部门围着基层转、基层围着群众转”的基层治理新格局,这种创新实践,不仅让基层治理更精准、服务群众更高效,更激活了基层发展的内生动力,也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作风转变的成效。
显然,这一机制的导向精准对接了群众生活痛点,将服务送到家门口。从3天维修更换小区老化健身器材,到10天完成老旧小区线路改造,再到两周内为“三无”社区安装路灯,维修和增配监控和公厕设施,这些实实在在的服务不仅提升了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更增强了居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当居民的实际需求得到满足,基层治理便有了最坚实的群众基础。
“村居吹哨”未诉先办机制也打破了部门之间的壁垒,实现了政策、资源、要素向基层的倾斜和流动,通过精准明晰事权责任,清单化管理推动基层从“无限责任”向“有限责任”转变,基层治理从“被动等待”向“主动响应”转型,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有效减少了部门之间的推诿扯皮,为基层减负赋能,让基层干部有更多精力走家串户、服务群众。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畅通基层治理的“最后一米”,一次次的“吹哨”打开了基层治理一个个小切口,将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打造成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我们为呼和浩特的这一务实举措击掌点赞!(李慧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