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察右后旗的田野染上了浓郁的金黄,连片的小麦随风翻涌成浪,空气中弥漫着麦香与丰收的喜悦。在当郎忽洞苏木小红沟村的麦田里,联合收割机轰鸣穿梭,锋利的割台划过麦秆,饱满的麦粒如金色瀑布般从卸粮口倾泻而出,稳稳灌入等候的农用车,一幅“机器抢收、颗粒归仓”的繁忙图景在田野间铺展。
与此同时,察右后旗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技术人员正带着采样工具深入田间,对实施“一喷三防”技术的麦田开展现场抽样。他们弯腰拨开麦秆,仔细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麦株,小心翼翼地收集麦穗样本——这是丰收季产量核算的关键一步,每一份样本都承载着对科技助农成效的精准检验。
“‘一喷三防’是小麦生长后期的‘关键护航技术’。”技术人员介绍,通过一次性喷施融合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混合药剂,既能有效防控小麦蚜虫、白粉病等病虫害,又能抵御干热风对麦穗灌浆的影响,同时延缓植株早衰,帮助麦粒积累更多养分、增加千粒重,为小麦稳产高产筑牢“防护网”。
“从目前田间长势看,实施技术干预的麦田,麦穗更饱满、落黄更均匀,丰产态势十分明显。”据察右后旗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刘彩虹介绍,2025年全旗小麦种植面积约13万亩,其中4万多亩麦田重点推广应用“一喷三防”技术,覆盖了主要小麦产区的核心地块。
此次田间采样完成后,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还将同步开展室内考种工作:技术人员会对样本麦穗进行脱粒、筛选、称重,精准测算千粒重、亩穗数、穗粒数等核心指标,全面量化“一喷三防”技术在提升小麦产量与品质中的实际效益。这些数据不仅将为今年的粮食丰收成果提供科学依据,也将为察右后旗后续优化小麦种植技术、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积累宝贵经验。(王锦鹏 王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