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盟市新闻 > 满洲里

三尺讲台守初心 三十载耕耘育桃李——记满洲里市第三小学教师孙瑞鑫

  自1995年踏上讲台,满洲里市第三小学高级教师孙瑞鑫这位党龄23年的教育工作者以“奉献不言苦,追求无止境”为信条,在教学、班级管理、支教与公益领域深耕三十年,用行动诠释着师者的责任与担当,成为师生与家长心中的“模范”。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孙瑞鑫始终以“学高为师”严格要求自己。她深耕教材教法,紧跟新课程标准,打造“活、实、新、趣”的课堂。在“双减”大背景下,她不仅设计分层实践作业、借助信息技术拓展学习空间,更把课后时光变成了学困生的“专属辅导课”——每天放学后,她的办公室总亮着一盏灯,桌上摊着学生的练习册,手里握着铅笔,耐心地为孩子讲解错题:“你看这道应用题,先找清楚‘总数量’和‘份数’,再画个线段图就明白了。”遇到基础薄弱的学生,她会提前准备彩色卡片、实物模型,一点点帮孩子建立数学思维,常常直到暮色渐浓,才陪着学生走出校园,还不忘叮嘱“明天有不懂的,记得早来问老师”。多年的教学经验也让孙瑞鑫收获了诸多荣誉,曾先后获评呼伦贝尔市教学能手、自治区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等称号。

  除了日常课后辅导,孙瑞鑫还牵头成立学校数学名师工作坊,主动分享教学经验,带动青年教师共同成长,多次承担公开课与示范课,为区域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在日常教学的同时,孙瑞鑫还身兼班主任。秉持着“培养完整的人”的理念。她让学生参与班级制度制定,通过主题班会、社会实践培育学生品德;对单亲家庭等特殊学生,她更是倾注加倍关爱。曾有一名内向的单亲学生,数学成绩落后,总躲在角落不说话。孙瑞鑫每天放学后单独为他补课,从基础计算到应用题思路,一点点引导。发现孩子喜欢画画,还特意用漫画形式讲解数学知识点,慢慢帮他找回自信。一学期后,孩子不仅成绩提升明显,还主动在课堂上举手发言,脸上也多了笑容。她所带班级多次获评满洲里市优秀班集体,2018年获全国少工委“动感中队”称号,2023年再获“全国红领巾中队”殊荣。

  在工作之余,孙瑞鑫还经常带领学生参与关爱孤寡老人、社区义务劳动等公益活动,用爱心传递温暖。此外,孙瑞鑫主动投身支教,赴陈旗民族小学传递优质教育理念。在当地,她依旧保持着课后辅导的习惯,常常利用晚自习时间为牧区孩子答疑解惑。她还自掏腰包购置笔记本、彩笔等学习用品,奖励进步的学生。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三十载春秋,孙瑞鑫始终坚持温暖育人、科学施教,在新的征程上,她表示:“教书育人的道路上不管有多少困难险阻,我必将砥砺前行,继续做有温度的教师,培养有温度的学生,为满洲里市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全部力量。”

编辑:张圆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