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王利军 实习生 安格旭)9月12日,一场跨越数千里的生命救援圆满完成。来自巴彦淖尔市的“00后”辅警薛先生在呼和浩特市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为一名血液病患者送去“生命火种”,成为内蒙古第221例、巴彦淖尔市第9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去年夏天,薛先生在一次活动中得知捐献造血干细胞可以挽救血液病患者的生命,便主动留取血样加入了中华骨髓库。入库刚一年,他就接到了匹配成功的通知。“今年7月,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打电话告诉我匹配成功了,我有点震惊,真没想到这么快就匹配上了,这也是一种幸运吧!”薛先生说,“由于不了解造血干细胞捐献的过程,以为还是像以前一样要抽取骨髓,所以一开始我母亲很担心,但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给我们详细科普了捐献流程,我们发现对身体没有什么影响,就决定捐献了。”
9月12日上午,薛先生在母亲的陪伴下顺利完成了捐献。“我为我的儿子感到骄傲。”薛先生的母亲马女士说。
“整个捐献过程没有什么不适,感觉很好。”薛先生说,“作为一名辅警,为人民服务是我的职责。如今能够捐献造血干细胞救人一命,我觉得很荣幸。”
据了解,造血干细胞捐献与移植是治疗白血病等重症血液病的有效手段。目前中华骨髓库采用的是从外周血中采集造血干细胞的方法,即给捐献者注射动员剂,使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大量增生并迁移到外周血中,从捐献者手臂的肘正中静脉采集全血,通过血细胞分离机提取造血干细胞,同时将其他血液成分回输到捐献者体内。
人体内的造血干细胞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正常情况下人体各种细胞每天都在不断新陈代谢,进行着生成、衰老、凋亡的循环往复,失血或捐献造血干细胞后,可刺激骨髓加速造血,一到两周内血液中的各种血细胞可恢复到原来水平。

捐献者薛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