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盟市新闻 > 二连浩特

一碗热呼的汤饺——为残障人士撑起人生新希望

  “皮薄馅大的汤饺出锅喽!”清晨的小波耀红汤饺馆内,热气裹挟着鲜香弥漫开来。38岁的小韩端着刚出锅的饺子,脚步虽有些缓慢却格外稳当。她轻轻将餐盘放在顾客桌前,脸上露出腼腆而坚定的笑容。对小韩而言,这份看似普通的工作,却是她三十八年人生中“破墙而出”的勇气所在。

  小波耀红汤饺馆,看似是一家普通的餐饮店,却“隐藏”着不平凡的温情。在这里工作的每一位员工,都承载着一段鲜为人知的艰辛与温暖的经历。小韩就是其中的一位,她因脑瘫导致身体偏瘫。38年里,由于身体原因,她的世界几乎只有母亲、卧室和客厅的陪伴。外出时,陌生人的目光,会让她下意识低头。拥有一份安稳的工作对她来说,更是一直以来不敢触碰的奢望。如今,她有了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心里的喜悦可谓是无以言表。

  小波耀红汤饺馆工作人员小韩说:“汤饺馆给了我走出家门的机会,让我用自己的双手赚上了钱,感觉特别开心。”

  简单的几句话背后,蕴藏着她内心深处多年的渴望。无数个日夜,她反复练习端盘、努力克服紧张,从最初不敢与人对视,到如今能从容回应顾客的问候,这一切都是她“自我突破”的生动见证。

  残障人士往往因身体和智力方面的限制,常常陷入就业无门的困境。然而,小波耀红汤饺馆却为他们敞开了一扇融入社会的大门。

  为破解残障人士就业难、融入社会难的困境,二连浩特市残联经过深入考察,携手专注于帮扶特殊群体的小波耀红汤饺馆,共同打造了全区首家由残联牵头的残疾人就业实训基地,积极探索“就业+康复”的创新模式。从适配残障人士操作的设备,到定制化的岗位培训,再到“不催不赶”的包容氛围,以及一对一的耐心指导,汤饺馆助力他们逐步适应工作、融入社会。

  在小波耀红汤饺馆,每一只饱满的饺子里,都蕴含着特殊群体的希望,同时也包裹着社会给予他们的温暖与包容。残联的牵线搭桥、汤饺馆的悉心帮扶,以及顾客的理解支持,共同为他们搭建起一座从“足不出户”迈向“自食其力”的坚实桥梁。

  二连浩特市残联副理事长李要军说:“引进小波耀红汤饺馆就是要实现就业+康复的创新模式,让残疾人走出家门,融入社会,这是开办小波耀红汤饺馆的初心。目前经过一个月的试营业,效果还不错。下一步,随着小波耀红汤饺馆的发展,会容纳更多的残疾人,给他们提供就业场地,让他们真正接触社会,走出家门。”

  热气腾腾的汤饺马上出锅,小韩挂在嘴角的笑容始终灿烂。这家小小的汤饺馆,用烟火气温暖着城市的角落,也正在用实际行动证明:只要给予足够的包容与支持,每个人都能走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牧丹

编辑:张圆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