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盟市新闻 > 乌海

乌海: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幸福蝶变

  九月暖阳洒满乌海市海南区西卓子山学校操场,弹性十足的塑胶跑道、鲜绿晃眼的足球场草坪、漆面崭新的篮球场,构成一幅活力画卷。下课铃响,孩子们的笑声瞬间充盈校园——有人沿跑道畅快奔跑,有人在足球场追逐传球,有人抱着篮球奔向球场,满是青春朝气。

  课堂内外同样精彩。基础课程上,老师粉笔书写有力,为学生夯实知识根基;拓展课程中,孩子们围坐动手实验,眼里满是探索好奇;绽放课程里,绘画、乐器、舞蹈教室成了兴趣摇篮,孩子们尽情展现自我。这所乡镇学校,正以崭新面貌与丰富课程,将新学期的快乐送进每个孩子心中。

  这生动的一幕幕,正是乌海市全域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缩影。近年来,乌海市积极响应教育强国战略与自治区教育强区建设要求,以创建国家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为契机,持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大幅缩小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水平差距。如今,乌海市三区全部通过教育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评估,成为自治区首个全域达标的地级市,用实打实的成效,回应了群众“上好学校、找好老师”的热切期盼。

  资源“补短板”优质硬件惠及每个孩子

  9月5日,乌海市第十九中学少年科学院正式开班。作为学校“蓝色科学创新品牌”的核心载体,科学院为提升学生科学素养搭建全新平台,学生通过沉浸式科学体验与探究式学习,能有效激发科学兴趣,培养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这所少年科学院占地近500平方米,投入专项经费300余万元,配备先进教学设施与实验器材。学院整合小学至初中科学教育资源,构建起涵盖“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太空科技、工程设计、人工智能”六大领域的课程体系,包含30余个探究主题、200余个体验项目,为不同年龄段学生提供丰富且具有针对性的科学学习选择。

  作为2024年投用的新优质学校,乌海市第十九中学的硬件升级,背后是乌海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坚定决心。自创建工作启动以来,乌海科学整合“小散弱”学校,新建学校2所、改扩建4所、维修改造16所,累计增加学位1938个。2024年,全市教育支出达17.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13.91%,其中2.5亿元用于中小学食宿改造与设施设备采购。如今,全市中小学普通教室多媒体配备率达100%,乡镇学校音美教室全部达标,心理咨询室、卫生室实现全覆盖。

  师资“动起来” 打破壁垒促教育均衡

  “打造对话未来的童趣乐园”,是海勃湾区第五小学教育集团的办学目标。无论是本校区还是龙游湾校区,校园文化栏、走廊读书角,处处彰显着学校“用心点亮每一颗童心”的初心与决心。

  2024年1月,依据《海勃湾区中小学校“起跑线”改革实施方案》,通过“优质品牌学校+薄弱学校”紧密型集团管理模式,采取“多个校区、一个党委(总支)、一套班子、统一管理、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办法,原海勃湾区第五小学与龙游湾校区(原海勃湾区第三小学)实行统一管理,两校区学生共享同等教育资源。“我们定期开展‘助学课堂’专项课题活动,两校区老师会集中集体备课,教育教学同步实施,实现了教学同频共振。”在学校名师工作坊,参与集体备课的老师这样说。

  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创建过程中,乌海市在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方面开展“七大行动”,全面推进“优质+薄弱”“城镇+乡村”“一校+多校”“高中+初中”一体化建设,实施“十个共建项目”,成立3个“紧密型”、N个“联盟型”义务教育集团。如今,主城区19所学校实现集团化办学全覆盖,3组初高中结对共同体合作深化,大校额、大班额问题有效解决,群众“就近上学、上好学”的愿望逐步实现,对教育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显著提升。

  特色“亮起来”  让每个孩子绽放闪光点

  走进海南区第四小学综合楼一层,“兰亭长廊”引人驻足。“长廊上的书法作品,每周从学生习作中挑选,这种激励共享模式,能带动更多师生爱书法、写书法,为校园增添浓浓墨韵。”海南区第四小学副校长马莉介绍,自乌海市启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创建以来,学校从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功能室使用管理、办学特色、师资力量等多方面整合提升,全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优质均衡的教育资源。

  近年来,乌海将书法教育融入义务教育全过程,构建大中小一体化书法教育体系,建成3所国家级书法示范学校、2所兰亭学校,90%的学校建立书法基地,连续14年推广书法教育,实现中小学书法教育全覆盖。不仅如此,乌海市还打造“读书节、体育节、科技节”等“六大节”品牌,70%的学校创建为自治区级以上足篮排、冰雪、美育等特色校,助力每个孩子找到兴趣方向。

  不追求“千校一面”,而是鼓励学校结合自身特点打造特色品牌。从团结小学“办一所让城里孩子羡慕的乡村学校”,到海勃湾区第九小学聚焦进城务工子女教育,再到各学校深耕书法、科技、体育特色,乌海市正通过“一校一品”建设,让义务教育不仅“均衡”,更兼具“优质”与“多彩”。

  如今,漫步乌海校园,无论是市区学校的智慧课堂,还是乡村学校的特色社团,都传递着“教育均衡”的温暖。这份亮眼的“成绩单”,既是乌海教育发展的里程碑,更是这座城市持续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起点。

编辑:朱国义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