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盟市新闻 > 乌兰察布

化德县:织密脱贫人口就业“保障网”

  “针对新成长脱贫劳动力就业技能和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我们组织专项技能提升培训,需要什么技能培训什么技能,缺乏什么知识讲解什么知识,确保其有一技之长,增强就业竞争力。”在近日一场围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主题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就业帮扶政策专题宣讲活动中,化德县就业服务中心副主任李中流如是说。

  近年来,化德县就业服务中心明确提出构建“职业介绍+技能培训+创业扶持+公岗兜底”多元帮扶体系,以全链条覆盖的服务模式,为脱贫人口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就业支持,今年已累计帮助4272名脱贫人口实现就业。

  精准施策,为重点群体“量身定制”就业方案——

  针对雨露计划毕业生、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返乡回流人员等重点就业群体,该中心创新工作方法,建立专项帮扶台账,实行“一人一档”精细化管理,并组织工作人员逐人摸排,精准掌握帮扶对象的基本情况、学历背景、职业技能及就业需求,在此基础上推出“1131”就业服务模式,即为重点群体至少提供1次政策宣介、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介、1次技能培训或就业见习机会,全力破解就业难题,助力稳定就业。同时,进一步强化公益性岗位的兜底保障作用,优先安置弱劳力、半劳力脱贫人口,切实筑牢就业帮扶“兜底防线”。

  贴心服务,按需供给破解就业“堵点难点”——

  为满足不同群体的就业需求,该中心推出“送学上门”特色服务,精准解决群众就业“急难愁盼”。针对部分群众与社会培训体系脱节的问题,结合实际需求定制课程,开展手工编织、保洁员等定向职业技能培训,帮助群众实现就近就业和居家灵活就业;针对有转移就业意愿的人员,定期组织专场招聘会,并依托“京蒙帮扶”协作机制,搭建跨区域就业对接平台,打通就业“跨省通道”;针对需考取特殊作业证书的群众,与专业培训机构合作,不仅实行培训学费全额减免,还按每人每天100元标准发放培训期间生活费补贴,切实减轻其经济负担。

  协同联动,构建就业帮扶“长效机制”——

  为确保脱贫人口就业帮扶工作落地见效、常态推进,该中心强化协作,联合农科局、发改委、教育局等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定期核实更新务工就业信息。今年依托“京蒙帮扶”协作机制开展4场专场招聘会,118家企业提供3457个岗位,194人达成就业意向。同时,指导乡镇、村建立脱贫人口务工就业管理台账,组织乡村干部、驻村工作队逐户摸排就业意愿与状态,及时录入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确保就业数据“底数清、情况明”,持续拓宽就业渠道,保证脱贫人口就业规模稳定。(孙国俊  金鑫)

编辑:贾小燕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