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上午,2025年第七届青贮产业融合发展大会暨品种展示会在通辽市开幕。

会议现场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聚焦保障草食畜牧业饲草需求和促进饲草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优布局、壮主体、育良种、强支撑,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种养协同、链条延伸”的产业升级之路。通辽,正是内蒙古饲草产业与农牧业发展的生动缩影,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畜产品供给贡献着“通辽力量”。
通辽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内蒙古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的重要指示要求,牢固树立“大食物观”,坚持走“种青贮、养黄牛”的路子,全力打造“全国肉牛产业第一重镇”。累计投入“粮改饲”项目资金超6亿元,补贴青贮收贮户近16万户,带动青贮玉米种植面积逐年增加,达到537万亩,总产量超1800万吨。
2017年,首届中国青贮玉米产业发展大会于通辽召开,至2024年已连续举办六届。大会始终围绕产业融合和种业最新主题,科学推广了大批优良青贮玉米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促进了粮经饲统筹发展,搭建了产学研用对接的桥梁,深化了行业对青贮品质、标准生产、品牌建设认识,为推动我国青贮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经济活力。今年,大会再次在通辽举办,内容涵盖从种子资源创新、品种选育、种子生产到管理加工、储藏发酵再到品牌营销的全产业链,这将是我国青贮产业融合发展的又一次盛会。
大会以“良种赋能·产链融合——构建青贮产业新质生产力”为主题,邀请了中国科学院、全国畜牧总站、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农林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专家分别围绕青贮玉米高效种植策略、品种选育、全链协同升级等作专题报告。同时,邀请部分种子生产经营、草业牧业的企业家围绕青贮作物赋能养殖业、优质青贮与奶业升级等内容进行巅峰对话。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还将到科左后旗、科尔沁区现场观摩两地青贮玉米产业发展模式。(王晓飞 石晓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