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科教文卫

家校联动推广应用国通语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在锡林郭勒盟多伦县第二中学八年级三班的教室里,学生们手捧课本齐声诵读。清亮的声音穿透窗户,与校园中萦绕的墨香交织,不仅拉开了校园一天的序幕,更直观展现了学校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核心的文化育人场景。

  在多伦二中,书法教室是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载体。通过练习书法,让学生在笔墨间感受语言文字的形态美与文化内涵。

  推开教室门,古朴的木质案几整齐排列,砚台里新研的墨汁散发出清雅的气息。

  “握笔时,食指要略高于拇指,找好笔尖与纸面的角度,才能写出工整的汉字。”书法教师谭鸿一边俯身纠正学生的握笔姿势,一边用毛笔在宣纸上示范。他说:“为系统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学校已将书法纳入校本课程。课程按‘基础—提升—应用’梯度设计,从基本笔画练习到经典篇目抄写,让学生在练字过程中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

  为让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书香校园建设深度融合,多伦二中还打造了“三级阅读体系”。在班级“图书角”,学生们用国通语分享阅读心得;在校园“阅览角”,每天都有学生翻阅书籍,用心朗读;通过校园广播定时分享学生文章、校园新鲜事,传递雅言之声。在每月的“书香班级”评比中,把师生在阅读、写作、交流中使用国通语作为重要标准。

  国通语的推广离不开家庭的联动,多伦二中通过家校协同,让规范语言从校园延伸至家庭。

  放学时分,八年级学生家长李女士正在校门口等着孩子出来。她向记者分享了亲子互动的收获:“上次和孩子一起写‘诚信’二字,孩子还给我讲了‘曾子杀猪’的故事,这种交流互动既拉近了和孩子的距离,也让我跟着学了不少传统文化知识。”

  除亲子书写、故事分享外,学校还定期举办“青年教师书写比赛”,以教师的规范书写与语言示范带动学生使用国通语。此外,通过“书香校园表彰大会”,表彰书香班级、书香家长,形成“校园引领、家庭响应”的良性循环。

  “国通语是文化传承的纽带,也是学生成长的基础。”校长王立军说,“下一步,我们计划建设书写广场,增设国通语趣味互动设施,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国通语的魅力。同时联合社区开展‘普通话进社区’志愿活动,让规范语言从校园走向更广阔的社会场景。”(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张璐)

编辑:孙丽荣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