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思享 > 北疆观察

从“看不清”到“扫得清”:数字标签让食品安全更“透明”

  在日常生活中,买食品时想知道保质期是多久,想要研究一下配料表,看看其中的成分,却因为标签信息上字体有点小而看不清……

  今后,这种情况要改变了,针对实体标签版面有限的痛点,9月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实施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有关事项的公告》。数字标签的应用,意味着我国预包装食品标签管理正式迈入数字化的崭新时代,在保障消费者知情权与筑牢食品安全防线上迈出了关键一步。

  简单说,数字标签就是通过二维码技术,实现食品标签信息的电子化展示。消费者通过扫描食品包装上的二维码,即可获取食品标签的详细信息。

  图片来源:上观新闻

  长久以来,预包装食品实体标签因包装版面存在限制,难以充分展现详细信息,消费者想要全面了解食品相关情况,也找不到途径。此次公告所推广的数字标签则能突破这一局限,消费者通过扫码,可以借助页面缩放、音视频讲解等多种方式,清晰知晓食品的相关信息,无论是食品安全知识还是营养健康特性,尤其是像配料来源、生产工艺细节、产地溯源信息等之前无法在实体标签上呈现的内容,都能一目了然,让消费者在选购食品时掌握充分信息,真正实现知情消费。

  在食品安全保障层面,数字标签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值得关注的是,若数字标签涉及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及婴幼儿配方食品,其产品信息必须与注册或备案的内容严格保持一致。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消费领域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公告还明确指出,数字标签内容必须严格遵循《食品安全法》及国家标准的强制标示规定,严禁任何形式的篡改。对于标签内容的任何修改或更新,均需详细记录修改内容、具体时间及修改者等信息,以确保全过程的可追溯性,从而彻底杜绝食品安全信息造假的可能性。这种可追溯机制为市场监管工作的有序推进提供了数据支撑,确保市场上销售的预包装食品符合安全标准,保障了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此外,公告中多项细致的规定,展现了其对消费者体验的全方位考量。例如,禁止数字标签出现弹窗、飘窗等干扰阅读的元素,有效确保消费者获取信息的便捷性;同时,倡导“多码合一”的做法,不仅便利了企业管理,为企业节本增效,还进一步简化了消费者获取信息的渠道,切实方便了消费者,使数字标签在食品安全管理中发挥更加高效的作用。

  截至2025年9月,食品数字标签试点主要集中于上海和威海。实际上,数字标签的推广已远远超越了单一的技术应用范畴。随着公众认知度的不断提升,这方寸之间的二维码势必将成为消费者触手可及、心中可信的品质标志。( 刘艳)

编辑:刘晓君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